《法医秦明:骨语密码》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龙番市海洋馆的白鲸池在午夜泛起荧光,饲养员发现两岁的白鲸“星子”正在用鳍部撞击玻璃,背鳍上浮现出与齿轮纹身相同的幽蓝纹路。当秦明赶到时,星子的瞳孔已完全被荧光覆盖,而它的呕吐物中,赫然漂着几枚微型齿轮——与方舟2号崩塌时散落的基因机械体完全一致。
“它的声呐系统被篡改了。”林涛指着监控,星子撞击的频率竟与深海生物膜的共振频率同步,“这些齿轮在利用海洋哺乳动物传播信号,就像当年毒砂通过地下水扩散。”大宝的检测报告显示,齿轮表面蚀刻着新的基因序列,能将鲸类的声呐信号转化为激活毒砂的指令。
解剖白鲸时,秦明在其脑部发现了纳米级的齿轮阵列,正沿着神经突触生长,每枚齿轮的缺口都对准眉心——那里是人类与鲸类基因中共同存在的抗毒片段。“它们在寻找基因共性,”秦明的手术刀停在星子的脑干处,“通过海洋生物的声呐网络,定位全球范围内携带抗毒基因的人类。”
001号少年柱子突然抱着头冲进实验室,他手腕的疤痕正在发热,皮肤下的齿轮纹路与星子背鳍的荧光完美呼应。“秦大哥,”柱子的声音混着鲸鸣般的颤音,“我听见了大海的齿轮声,它们在数……数陈家村的幸存者。”他掏出手机,相册里的蒲公英照片正在自动生成齿轮图案,每个缺口都标着一个经纬度。
国际刑警的紧急通报证实了秦明的猜想:全球十五个沿海城市的海洋馆,同时发生哺乳动物集体异常事件,虎鲸、海豚、甚至迁徙的座头鲸,背鳍上都出现了相同的荧光齿轮。卫星图像显示,这些坐标连起来,竟是个比北极实验室更庞大的双螺旋,中心直指马里亚纳海沟——那里的深海热泉区,正在形成新的基因机械体聚合体。
“方舟2号的残党用三年时间,把深海生物膜改造成了‘基因声呐塔’。”林涛调出深海探测器传回的画面,热泉口的齿轮状结构正在吞噬海底火山灰,生长出类似耳蜗的螺旋管道,“它们不再依赖人类实验体,而是通过海洋生物的声呐,向全球抗毒基因携带者发送指令。”
凌晨三点,柱子突然从床上惊起,瞳孔里流转的荧光拼出一行英文:**“4.20,当最后一只座头鲸跃出水面,缺口将被齿轮填满。”**日期正是“新世纪方舟”初代胚胎培育的纪念日,而“缺口填满”意味着抗毒基因将被彻底清除,人类基因链上的最后防线即将崩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宝阁阁的刘继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