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记者节的特别培训
11月8日,记者节这一天,安城日报社会议室里热闹非凡。来自各县区的通讯员们陆续抵达,参加报社组织的新闻写作培训暨联谊活动。这次活动不仅是为了提升通讯员的写作水平,更是为了增进记者编辑与通讯员之间的交流。会议室门口,陈明曦主任早早地站在那儿,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到来的通讯员。
“欢迎欢迎,大家辛苦了!”陈明曦一边握手,一边热情地招呼着。他的笑容温暖而真诚,仿佛每一位通讯员都是他的老朋友。陈明曦曾是报社的一名普通编辑,如今已经升任编报中心主任,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他依然保持着那份谦逊和热情。
活动正式开始前,通讯员们被引导到会议室,只见大屏幕上显示着“新闻写作培训暨联谊活动”几个大字。大家陆续坐下,互相寒暄着,气氛轻松而愉快。
上午九点,活动正式开始。报社刘社长首先上台致辞。他身穿深色西装,神情庄重,声音洪亮:“各位通讯员朋友,大家好!今天是记者节,报社特意组织了这次培训活动,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安诚日报的支持和帮助。新闻工作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通讯员们是新闻战线上的重要力量。希望大家通过今天的培训,能够进一步提升写作水平,写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的新闻作品。”
刘社长的致辞简短有力,赢得了在场通讯员的热烈掌声。随后,陈明曦主任走上讲台,开始了他的专题讲解。
陈明曦坐在讲台前,手里拿着一份厚厚的讲稿。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各位通讯员,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近年来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存在的一些普遍问题。”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首先,新闻一定要突出故事性。新闻不仅仅是事实的堆砌,更是一个个鲜活的故事。我们要通过故事来吸引读者,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新闻的价值。”
他拿起一支笔,在白板上写下了几个关键词:“新闻要素完整、事件客观鲜明、挖掘新闻价值。”他指着这些关键词,解释道:“新闻的五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缺一不可。我们要确保每一篇稿件都具备这些基本要素。同时,新闻事件必须客观鲜明,不能带有主观臆断。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让读者看到新闻的深度和广度。”
陈明曦的语气渐渐严肃起来:“近年来,我们发现有些通讯员在写作时,过于依赖材料性文字,导致新闻的可读性大大降低。新闻不是材料的堆砌,而是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新闻的温度。”
他拿起一份稿件,举起来给大家看:“比如这篇关于农村教育的稿件,作者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贡献。这样的稿件不仅让读者了解了新闻人物的故事,还让他们感受到了新闻背后的社会价值。”
陈明曦放下手中的稿件,目光转向坐在前排的林小华:“林小华老师,你的这篇稿件写得非常好,你通过一个个典型事件,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教师的日常生活和贡献。这篇稿件不仅与当前全市注重农村教育发展的重点工作相契合,还通过细腻的描写,让读者全面了解了乡村教师的艰辛与伟大。”
林小华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头,脸上泛起一丝红晕。周围的通讯员们纷纷投来羡慕的目光,有人小声议论:“林老师真厉害,陈主任都夸他了。”
陈明曦继续说道:“还有你那篇关于孙少林给留守儿童过生日的稿件,也写得非常出色。你不仅文字功底扎实,拍照技术也很棒。那组图片加通讯稿件的模式,获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在全市范围内引起了捐资助学热潮。这篇稿件还获得了市委宣传部季度最佳新闻奖,不仅有荣誉证书,还有800元奖金,不久后就会发给你。”
听到这里,林小华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他没想到自己的稿件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更没想到还能拿到奖金。他暗暗下定决心,今后一定要更加努力,写出更多优秀的新闻作品。
培训结束后,安诚日报社为通讯员们准备了丰盛的欢迎晚宴。晚宴设在报社的食堂,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通讯员们围坐在一起,气氛热烈而融洽。
林小华刚坐下,就被各县区的通讯员们围了起来。大家争相与他交换联系方式,纷纷向他请教新闻创作的心得。林小华有些应接不暇,但他依然耐心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分享着自己的写作经验。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秦巴汉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