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652节 迁都之议,安南归唐 (第1/2页)

葬元 武猎 加书签

天才一秒记住【墨墨文学】地址:mmwx.cc

迁都,是一个无法避免的问题。

无他,只因为临安实在不适合作为一个统一王朝的国都。

就算仅仅作为南朝国都,都不合适。

李洛打开地图,在北方一划拉,“北宋之前,无论经济还是文化,一直是北方比南方强。为何现在北方不行了?一是战争太多导致人口南迁,二是契丹,金,西夏,蒙古这些政权的长期统治,使得文化衰落,人才不行了。三是水利和环境的恶化。”

崔秀宁道:“也就是说,南方经济人口上领先也就一百多年?”

李洛点头:“北宋灭亡是个分水岭。北宋前期,北方仍然占优。不然后周也不能吊打南唐。到了北宋中期,由于契丹和西夏的压力,北方苦难加深,南北开始平分秋色。北宋灭亡,南方超过北方。”

“所以,未来一定要定都北方。一方面北方在军事上更有战略意义,二是可以带动恢复北方的经济文化。”

“我们的计划,高丽,日国,辽东,漠南漠北,西域,吐蕃都是要拿下的。那么这个首都,首先在军事上具有最重要的辐射作用。二是在文化上有底蕴,三是经济上的辐射效果最强。”

崔秀宁道:“所以你一直犹豫是选北京还是西安,洛阳。我倾向于北京。”

“那我们就要说道说道,仔细分析分析了。”李洛坐下来。

“首先军事上,未来的威胁最大来自哪里?是东北和日国?在东北和日国都成为本土的情况下,事实上东北方向不会有后世历史上的威胁了。”

“最大的威胁,来自于西部!一是蒙古帝国,二是奥斯曼帝国,三是绿色东来。你看后世西域和西北变成什么样子了?”

“中西亚的产油区一动要拿到手里。那就必须长期对西部大陆保持军事压力。丝绸之路也要复兴。蒙元干了一件好事,就是利用被征服者修建了西北到东欧的驿站,这是前所未有的。一定要利用这点,不能让这条东西贯通的驿站废弃。”

“北京不合适,只能看守东北和草原。可东北和草原将来很难有大威胁,战略和资源地位远远比不上西部。所以,长安最合适!”

“别拿什么海权说事。都城靠海就能有利于开拓海权?那不是扯淡?德川幕府几百年沿海都城,却闭关锁国了。明清的北京城都离海近,发展出海权强国了么?还有很多天生的岛国,发展出海权了么?”

“伦敦不是沿海城市,马德里和巴黎更不是,但英国,西班牙和法国都发展出海洋强权了。海权靠的是国策,是战略布局?不是首都是不是靠海。”

“咱们定都长安,就不能发展海权了?”

崔秀宁听完李洛的一番演说?还是提出了看法:“蒙古帝国和奥斯曼帝国?未来的确是最大的威胁,除非我们退出中西亚。可中西亚的产油区必须要掌控?我们不可能退出。”

“从军事和石油资源的角度看,定都长安的确最适合。可问题是?长安开发过度?水土流失严重?关中不再是金城沃土了,还能担负起一个大国首都吗?粮食运输就是个大问题。”

李洛笑了笑,“所以说,先入为主害死人呐。你去过现在的关中没有?和后世根本就是两码事。看过历史地图没?关中直到明初?还是郁郁葱葱?植被丰茂。”

“关中退化严重,就是在元朝。元朝统治关中一百多年,养了一百多年的马!西安在元朝叫奉元,这名字可不白叫。关中平原?渭水和黄河两岸,长期养马十几万匹!关中长期是忽必烈的封地?他就是靠关中的马力和物力争夺汗位的。”

“赵匡胤和忽必烈都曾想定都西安。赵匡胤是因为弟弟反对,有心无力。忽必烈是因为要控制漠北老家,所以最终放弃。”

“就是朱元璋也曾想定都西安。他曾写诗说:东风吹醒英雄梦,不是咸阳既洛阳。他派太子朱标考察关中。朱标回来后上奏《经略建都表》,奏请营建长安。这说明什么?说明起码到明初,关中虽然因为元朝长期养马遭到破坏,但仍然能做都。”

崔秀宁笑道:“那朱元璋怎么又放弃关中了?”

“问得好,有分教。”李洛来劲儿了,“有两个原因。第一,朱标从关中回来,还没开始营建长安,就病故了,那是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非常悲痛,健康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秦王朱樉的封地正是在西安,乃是当时的天下第一强藩,史记秦王‘富甲天下,拥资千万’。他得知老爹想迁都长安,怕自己的封地没了,就跑到朱元璋面前哭泣反对,哀求不要迁都。朱元璋大怒,将他囚禁起来,准备废了他。朱标死前求情,才放了他。”

“这两件事,加上其他事,营建长安的事就暂时搁置了。不过,一直没有废止,到了建文朝,还有营建长安的计划。可是一场靖难之役,朱棣夺取皇位,铁了心要迁都北平,这才成就几百年北京城。北京成为明朝都,偶然性太大了。至于清朝,人家老家就在东北,当然要立北京为都。”

“我们呢?我们既不是朱棣,老家又不在东北和草原,干嘛要立北京为都?”

崔秀宁想了想,“好像唐朝的时候,皇帝就曾经常率文武百官去洛阳,叫什么就食,据说是关中的粮食不够吃,是不是真的?”

李洛笑道:“这是真的,逐粮天子嘛!唐高宗就曾三次去洛阳就食。的确,虽然关中富裕,可当时人口太多,经常灾荒,粮食不够吃。可是,这不是根本原因。”

“早在秦朝,关中就经常粮食不够吃,所以肯定不是灾荒和人口问题。”

“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作物品种!关中是粟米(小米)的起源之地,种植粟米的历史非常古老,据说秦国的秦字,就来源于此。”

“唐朝关中种的最多的是粟,再就是荞麦,最有价值的小麦反而种的最少。你知道,小米的产量太低了。只有小麦的一半不到。而且粟米热量低,没有小麦能量高。”

“汉朝皇帝曾经九次下诏推广小麦,可是因为磨面技术没有发明,小麦太难吃,内称为野人之食,根本没有多少人愿意种。尤其是粟米起源的关中,就更是排斥小麦。河南小麦种植超过一半了,可关中的小麦还不到两成种植面积。”

“关中的小麦长期推广不起来。直到唐朝中期,关中的小麦推广才有起色,这才是就食洛阳最主要的缘由,老秦人太固执了。这也是为何盛唐那么富强,还要就食洛阳,晚唐不行了,却反而没有再就食洛阳的原因。”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葬元》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武猎的小说《葬元》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武猎并收藏《葬元》最新章节。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全本 835万字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鱼的命运 连载 537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大夏伶仙
大夏伶仙

《大夏伶仙》诗曰:“小小戏班走江湖,生旦净末胆气粗。演活古今英雄相,脸谱重画教化图。”洛宁魂穿大夏,以江湖为戏台,庙堂为布景,开创伶道一脉,演活一个个惊骇世人的角色…什么才是至强演技?看官,却说大夏......

武猎 言情 连载

长夜国
长夜国

大夜弥天,草衣少年;心如明月,梦如江山。药师开局一条蛇,蛇杖少年就是哥。一个娘子不嫌少,三个马甲不嫌多。“主公,该吃药了。”来了来了!按——太史氏曰:道儒释法入大药,红尘烟火一炉中。万古沉疴天下病,悬壶济世有姜公。

武猎 仙侠 连载

演天
演天

洛宁魂穿异世,以江湖为戏台,庙堂为布景,演活一个个惊世骇俗的角色…若干年后,等到高处不胜寒,却蓦然发现,星空仍然遥不可及。“我以为路已走尽,我已做到最好。”“是我,演活了这个世界的梦想和希望…”“可我没想到,居然还有人,在高高在上的…俯视我!”步步天阙长生梦,万古大密在红尘。三界霸业何足道,五行之外更有人。

武猎 玄幻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05 09: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