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上位手册》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宁王府门口挂着两个写着“吉”字的红灯笼,仿佛在祈愿好运。
杨一寻摘下斗笠站在灯笼下,风吹的灯笼左摇右晃,她随手拢了下鹤氅,宁王府的侍卫就有感应似的推开门,对她点点头,说:“跟我来。”
杨一寻也点点头,一言不发地跟在侍卫身后,她在宁王府当差六年,今日才发现对这里好像也没有那么熟悉,她甚至不知带路的这个侍卫叫什么。
侍卫带着杨一寻沿着左边的回廊穿过后花园,从一个小圭门进去,里面三间厢房,一个大院落,一个堆满了太湖石的假山,周围是堆满了积雪的池子,侍卫走到厢房前,敲了敲房门。
“殿下,人到了。”
好半天,才传出:“进来。”
杨一寻走进去,陆景之坐在中间的圆桌旁,身边放了一个烧的很旺的碳火盆。
陆景之静静地看着杨一寻,说:“算算日子你也该过来了,方才接你的侍卫说,来的路上遇到了裴衍。”
“裴衍说现在宫中的人都在传,我的后台是殿下,皇上还要招我进去问话呢。”杨一寻说着把斗笠放在桌子上,坐下伸手拿起火钳拨弄了一下炭火,接着问:“是这样吗?殿下。”
不等陆景之说话,杨一寻又接着说道:“皇上还是圣明的,不会听信谗言。”
陆景之转过目光看着杨一寻,目光又好像透过了她,看向别处,片刻后说:“我会进宫去说。”
杨一寻点点头没在接言。
少顷,却又突然说:“殿下当时,为何不向皇上言明?”杨一寻明知故问,忽然偏头笑了笑,说:“趁着还没刀剑相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宫中实在不是个好去处,但也不会有刀剑相向的一天。”陆景之不愿再多说这件事,杨一寻也没接着往下说。
“还有一事。”陆景之说着,便从袖中拿出本账簿递给杨一寻,“这是这些年郭守敬的非法支出,共挪用八百六十九贯余,没算丢的这批官银。”
杨一寻接过账簿,翻了翻说:“户部这些年的入账出账查起来不容易,这些官员现在一方面都想抢在殿下前面平烂账,另一方面争抢着检举自己上头的人贪污私吞,就像李卫公一样,倒是这个数额,没我想的多。”
杨一寻有些疑惑的接着翻账簿。
郭守敬为了这些钱私通外敌,说不过去。
“李卫公偷鸡不成蚀把米,正好借着这个由头大兴查贪之风,吓他们一吓。”杨一寻一边哗啦哗啦地翻账簿,一边漫不经心地说道:“户部尚书郭守敬勾结外敌,挪用公款,李卫公贪污受贿,并且检举刘乘赵德云私征税赋,涂改银票等等,还有赵杰勾结地方官员,宋祝张齐等人偷卖军粮,也是够热闹的,怪不得朝廷一面控制开支,一面给百姓增加税赋,银库里还是没几个子儿。”
陆景之思考了一会儿,说:“李阁老前几日主动上奏,将历年积存廉俸银三万余两上缴国库,以资军饷,提议免去口赋,把少收的税,分摊派到田赋中,大力推行农桑的同时发展畜牧。”
“此事竟然还能让阁老主动卖乖?”杨一寻把账簿放到桌上,“免去口赋分摊田赋,减轻了贫民的负担,贫民就不愿再去富贵地主家当家奴佃农,若是都出来做自耕农,那朝廷的税收又增加了,是又不是个好办法,但能堵住悠悠众口,若是真实行起来,说不定还能讨皇上欢心。”
陆景之抬手敲了敲账簿,说:“李阁老在御前还提了个方案呢。”
杨一寻抬头望向陆景之。
难得看见杨一寻溜号,陆景之笑着解释道:“过去是大力发展农桑,现在还要推行畜牧,要在内□□分之一的农田进行养殖,养牛能产奶,养羊有羊毛,怎样都能弥补国库亏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不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