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节 (第1/2页)

道德经讲义 空净师 加书签

空净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天地之所以能交归,以其气能自下。自下则其气最柔。物之至刚者,都是物性过阳的表现。物之极柔,却是过阴的表现,都不符合中道之柔和。

何言“牝常以静胜牡”?盖因牝能静,静能制动。其言不爽,其势必然。世间之事,人之处世,其理同然。若能时时以卑下待人,不自矜自傲,不自以为高,不争胜好强,以柔弱处世接物,常以静处无为,己之德必渐进,亦可化人以谦德。

以后天人身而论,心之外阳为牡,肾之外阳为牝。离中虚为阴,坎中满为阳,即《悟真篇》所云:“阳本男身女子身,阴虽女体男儿体”。这是说男性之身是外阳内阴,女性之身是外阴内阳。修道就是在身中颠倒阴阳乾坤,坎离交归,离反为牡,坎反为牝,使之成为一个非阴非阳的天然道体。

修炼者当使心之刚者变为柔,心动变为静;使肾柔化为刚,静者反为动;以离之柔和,温养坎之阳刚,也就是“火中生木液,水里发金刚”。以心使气,以性节情。若要情不妄动,则要以默以柔,谦和忍下,以炼心性。则上田美液,可流入元海;液又化炁,而入丹田。如此,则阴阳精华常在自身这个小天地中交融,必然以静制动,动静相间,永处于康宁太平胜境。

【以静为下,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小国以下大国,以取大国。】

“以静为下”,是说虚静是大道之体,天下之本,静是无为,是德的体现。天下之所以能交归于德,皆是能自下也。自处下,其气最柔,非至刚至强。物之至刚,皆是过于偏阳。何以阳柔之牝可胜阳刚之牡呢?

“故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是说以静为下,不但大国应当如此,小国亦应如此。大国不自大高傲,能以谦下待小国,抚之以恩荣,通之以德信,忘其大而蓄其小,这是大国的“以静为下”。

“则取小国”,“取”即同的意思,并非索取、夺取、强取,而是一种自然无为下的获得。能“以静为下”,则大国可卑下于小国,这是大国与小国同于道、同于德,平等待人,无为于上,没有自大之心,所以小国自然悦服。这就是“大国以下小国,则取小国”之义。

“小国下以大国,以取大国”者,是说小国仰慕大国之天德,尊之如宾,奉之以物。小国这种尊大敬大,实际上也是在保护自小;安其小而从其大,这便是小国之处静。其所取者,是借大国之威,保国庇民,使百姓永享安宁福惠;海晏河清,永绝生民之涂炭。此便是“小国以下大国,则取大国”之义。

天下之国无论大小,能谦下容人,即能和睦相处,友善相待,大小互利,共道同德,百姓平安。若是背道失德,便不能以静为下,则大国必乱施其大之威,欺凌小国。而小国必然要反抗大国,于是战争兴起,百姓遭殃。或侵占其领土,或争战物利;或小大失信,或上下相诈。败亡之道盖生之于此,祸乱之端亦起之于此。

详观世间国与国之间的争斗,多是以大欺小,以强欺弱。此皆是大国不能以道莅(li)天下,不能“以静为下”之害也。天下之为政者可不慎乎!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国不过欲兼蓄人,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此四句,又是重申上文之义。

“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天下之国,有大必有小,有小必有大,大小同处天地之间,同受天地之养育,同得道德之运化。若以大国如天,小国如地,天之尊以行君道,地之卑以行臣道。大国之君,其德应如天,当虚心忘己,如太虚之无所不容,无所不养。大国之德应如天,谦虚处下,不妄自为大,不傲于人,以平等心相处,以宽容对待小国,这就是“或下以取”之义。

“或下而取”,小国之君,其德厚如地,常以柔弱自处,如地之承于天,无事不顺应,此即是地之德。所以小国自应下于大国,尊敬大国。这就是以下取大之意。故曰“或下而取”。

以此观之,大国以逊下之德,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以谦下之德,而取得大国的关怀。大国没有兼吞小国的欲望,小国也没有不敬大国的行为,以小尊大,以大观小,一体同观,不起分别,忘其小大,皆以蓄养百姓为心,所以天下一家,小大如一,道溢于四表,德施万方,故曰“大国不过,欲兼蓄人”。

对小国而言,安分居小,以谦下之德取得大国的容纳与庇佑,确保国之安全,守其国,护其民,君民共安于太平。故曰“小国不过,欲入事人”。

大国与小国的条件虽然不同,但遵行道德却无异。只要不逆天理,不徇私利,合天地之心,合万民之意,天下自然太平也。

【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

此二句是本章的经旨,总结上文之大义。

大国若能以谦德下于小国,则小国必然尊敬大国,怀德感恩,宾服于大国。大国若能天下一体同观,虚心忘己,不以大为大,不起以大凌小之心,小国必然仰而敬之。若不能谦下自逊,矜高自大,小国虽有恭敬之心,终因其傲而远避之。小国若不能以卑下自处,各怀异见,则大国兼蓄之德亦不能全。由此可知,大中有小,小中含大,天下之理概如此。

“两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为下”,是说大国有德善小国之心,小国也有善承大国之志,小与大之愿,共合为一心,各忘其小大之别,大小皆处于无为自然,那必然是世界大同,天下太平。在国与国相处中,大国应当垂先示范,小国的表率;小国以大国为榜样,做大国的辅翼。小大各尽其德,相得益彰,互助互利,共同受益。

天下之大,万国之多,皆以大国为重,故大国更应当效法天地之德。天地虽大,但从不自夸自大,对天下万物一视同仁,同施恩惠,故天长地久。大国能常处于下,才可以成为小国的榜样,小国必效仿之,从而带动天下复归于道。

赫赫大邦,实为诸国之首,若能行之以道,持有怀柔卑下之德,天下自然归于一统。这绝不是武力所能做到的,唯有道德宏世,人心爱戴,不欲吞并天下,天下自为一家;万国自为一国,山河自为一统,世界自能大同。可见大国在人类社会所应起的重要用。这即是“两者各得其所欲,故大者宜为下”之义。

【本章说解】

本章经旨,是太上告示天下:无论大国小国,皆当以卑(bei)下之德自处。大国无慢下之患,小国无傲上之忧,彼此怀德顺道,天下必无事而太平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道德经讲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空净师的小说《道德经讲义》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空净师并收藏《道德经讲义》最新章节。
谍影:命令与征服
谍影:命令与征服

……特务处小萌新。庸人一个。啥都不懂。抓日谍就是开盲盒。雷达扫描。抓到谁就是谁。没事就搞钱……泡制假情报……搅动风云,幕后黑手,世界乱不乱,由我说了算。搞建设不行。但是搞破坏很行。打闷棍技术Lv99……于是……一个奇葩游走在黑暗中……有人趋之若鹜,有人恨之入骨……走着走着,路好像走歪了?……

拉丁海十三郎 连载 775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Miang 连载 6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护心
护心

周也、侯明昊主演《护心》影视原著,《苍兰诀》之后,晋江人气大神九鹭非香又一暖萌救赎仙侠力作!暴躁仗义吃货侠女VS又强又惨痴情妖龙,末路穷途,他心我命,拼残骨,温冷魂。她想保护他,像个英雄!被心爱之人抽筋剥骨封印于四方的千年妖龙天曜,逃出封印,附上一夭折男童之身,伺机取回龙骨。心中怀有他护心麟的雁回的出现,让天曜看见了希望,决心利用她,寻残骨。他被她数次拼死相救的义气所感动,她也在不断被牵扯出的事件

九鹭非香 全本 59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0 1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