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松见弟子来了,笑道,“昨夜睡得可好?”

“回老师,一夜清梦呢。”

谢文纯也笑道。三年相处下来,两人早已熟悉。

“好,休息一下,我们就去书院罢。”

沈灼然话音未落,老管家进来道,“老爷,外面有十多个士子,听说您归家了要来拜见呢。”

沈灼然笑道,“文纯,我们这就去吧,一会怕是我的小院子都被撑炸了。”

谢文纯称是。沈灼然宅子离书院不远,一行人浩浩荡荡向书院走去。期间免不了攀谈,“这就是夫子的学生谢小公子了吧?‘赠饮天下人’,我仰慕多时了!”

等等,谢文纯3一一回过。这些士子们都是极仰慕灼然先生的,对他大概有些不忿做了沈先生亲传弟子的意思,一些考验都被他脸上带笑,不动声色化解了。

不一会儿,就到了岳阳书院。又有一批士子前来打招呼,沈灼然都一律平易近人的打了招呼。谢文纯早已习惯士子们把老师奉若神明,见怪不怪了。沈灼然向自己的教舍走去,一路上又遇到了一些昔日的同事等,一一打过招呼不提。

谢文纯看着面前低矮的一片屋子,有些发呆,“老师,这就是我的房舍么?”

沈灼然此时已打发那些士子回去上课,见谢文纯的表情恶趣味的笑道,“跟了老师几年了,还不习惯么?”

谢文纯无语凝噎,他是跟着老师就差鸡舍没睡过了,但好歹是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阳书院?

沈灼然在旁又补刀,“这屋舍是两人合住的,你们可要好好相处啊。”

谢文纯长这么大除了和沈灼然在外情势所迫,除了他娘,还没和谁同挤着睡一张床过,一时间只觉前途灰暗。

沈灼然道,“好了,让你的书童安置吧,我带你去见见夫子们,以后都要在一起上课了。”

谢文纯知道能和在岳阳书院的大儒们打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自然答应。正了正衣冠,跟着沈灼然去四处拜见了。

这一晃,就是半日,到得中午用饭,谢文纯暂且跟着沈灼然同教习们一同用,明天才正式进学。见得桌上的青菜豆腐,谢文纯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下午沈灼然没再拘着他,谢文纯就带着濯香,去溪守街道上逛一逛,又去多宝阁给家里去了信。之前怕家里担心他的安危,谢文纯多是报喜不报忧,如今算是安定下来,就都在信中细细的写给父亲告知。主要写的就是沈灼然三年来带他走过的东海海滨、所遇的倭寇,还有所见乡间豪强林立、私自蓄奴一类的事情,末了又简短写道,‘老师对世家改革似有退意,还在观察’。封了漆口,递给多宝阁的掌柜。

出得店来,谢文纯神色间有些严肃。对染香道,“那封信,已经给爹发过去了?”

濯香回道,“已发出去了。”

谢文纯心下一松,他不知多宝阁或者说崔家会不会拆开他的信看,不过这么多年来他已不再那么天真,涉及到隐秘的事情另给父亲写了一封。

放下一桩心事,谢文纯和小书童濯香在街上随便买了些东西纸笔就回去了。回到学生的房舍,屋中已有一人,看起来和谢文纯年纪相仿,面容清俊,正在案前读书,见得来人来把书放下,起身一笑道,“你便是灼然先生的学生谢文纯吧,我叫易行止。”

者有话要说:

游历的事情会有倒叙和回忆出现~第二卷主要就是书院和剩下的三考了,也是二十章。

第22章忠孝难两全

谢文纯打量这眼前的少年,只见他身穿棉布深蓝的外袍,内着素白长衫,头发用一木钗束起,虽衣着简朴但气质洒然,让人眼前一亮。他拱手道,“正是在下,易兄,以后我们就是舍友了。”

易行止笑道,“别看我长得老,也只比你大上一岁,叫我行止就好。”

谢文纯心想那你长得好高啊,心下有些小小的羡慕,折中道,“行止兄。”

易行止又对濯香道,“我的书童出去采买东西了,一会你和他见见。”

濯香本看他衣着朴素,没想到也带一个书童,于是收起了些轻视之心。岳阳书院两个学生同住的房舍只有两张长塌,两个学生一张,书童们一张。易行止又道,“我比较浅眠,睡在外面,省得打扰你。”

谢文纯无可无不可。谢文纯本是个多话的,然而此时旅途奔波很是劳累,两人一夜无话。

第二天,谢文纯刚刚起来就见易行止已经在捧着一本书看了,濯香见他醒了忙上前伺候他穿衣,谢文纯只觉这易行止在心里偷笑,不过他也不在意。两人一同用了饭,就往学舍去了。

岳阳书院分甲乙丙三等学舍,本来是有入学考试的,不过谢文纯为沈灼然的弟子又有秀才的身份,直接插到了甲舍,和易行止一处上课。

来到学舍,并无什么人抬头打招呼,只有少数人冲他们点头致意,大多数都在埋头朗声读书,“仁义礼智”等等。谢文纯从小到大都是一对一授课,跟着沈灼然在外时这个老师也不怎么和他讲科举文章,而是讲一些律法、风俗等,索性他自己没把这些文章落下,一直自己看着书。谢文纯和易行止来得不算早,只得在比较靠后的位置坐了。

不一会儿,近来一位老先生,须发皆白,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意思。谢文纯被沈灼然带着见过给他上课的夫子了,知道这位姓周,是教四书经意的。

周夫子近来后,学子们都自动噤了声,周夫子咳嗽一声道,“老规矩,轮流上来背书吧。”

易行止小声和谢文纯道,“夫子会从四书五经随便抽取一段,考背诵的。”

谢文纯心想这倒不难,他早就能完全背下来了。易行止见他神色,又补充道,“会考经意的。”

谢文纯这才上了心,用他小时候夫子杨夫子的话说他有些想法离经叛道,要多斟酌些。这几年跟着沈灼然,这位老师却鼓励他多说自己的想法,就不知这周夫子是否比较保守了。

先上去的学子,有的被不上来,就被周老先生打了手板----不管是十多岁还是三十多岁,一律当着所有人面挨打,很是丢脸。

不一会儿就轮到谢文纯,周夫子对他点点头,“谢文纯?”

他对这个长得俊俏且年幼的小学生很有印象。

谢文纯施礼道,“回夫子,正是学生。”

周老夫子有意考验一下他,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

谢文纯心想,这虽然刁钻却也难不住我,不假思索答道,“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二月癸亥,日有食之。天王使叔服来会葬……”背了大半,毫不磕绊。

周老夫子心中点头,这孩子基础还不错,又考较了一些问题,谢文纯选择了保守些的回答,周老夫子满意,夸了几句就让他下去了。

教舍内都考过一遍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周老夫子又点评了一番,开始讲书,今日讲的是春秋。谢文纯觉得,这位夫子讲的和杨夫子、父亲、老师都不太一样,很是细致,每一个点都点透了,心下欣喜。和沈灼然游历时这老师总和他“讲故事”,没正经教他什么科举文章技巧,谢文纯心中其实有些着急,见这老师靠谱,心下安定----他之前真有些怕整个岳阳书院的夫子都像他老师一样。

杨夫子讲了一个时辰多就走了,来了一个三十出头的青年人看着学子们自主温习。谢文纯在路上奔波,好久没用过好墨了,于是拿出绢纸开始练字。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衙内纪事》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衙内纪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请君三尺剑的小说《衙内纪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请君三尺剑并收藏《衙内纪事》最新章节。
回到过去做财阀
回到过去做财阀

这是一个大洗牌的时代,旧霸主已经退位,新霸主尚未上位!这是一个回到过去,在这个大洗牌的时代,最终成为当世第一财阀的故事。国家拥有财阀?分明是财阀拥有国家好吧!本书又名《回到二战财阀立国传》,《南洋财阀立国传》,《开局欧洲,立国南洋》,《开局财阀,截胡小日子》……————书友群:739209015欢迎大家加入,一起讨论剧情

小鱼的命运 连载 53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抗战之中国远征军

历史没有如果。但是如果历史有如果……如果中国的第一次远征没有失败,那将会发生什么?缅甸、中途岛、瓜...

远征士兵 连载 388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23 11:4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