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7 (第1/2页)

借天改明 叫天 加书签

《借天改明》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来度过灾荒的么,现在好像除了温体仁,其他大臣都反对这个方法。

崇祯皇帝一眼看见成基命又要出班,忙向他挥了挥手,然后对着钟进卫说道:“此法,确有不妥之处,暂不可行。钟师傅是否还有其他法子”

钟进卫见这个法子被崇祯皇帝和许多大臣否掉,也不着急,因为他就准备了后手,而这个后手才是他的重点救灾策略,只是第一个方法简单有效,就先说说看了,能通过就最好,通不过也无所谓。。

“陛下,臣还有一个办法,只是麻烦一点。”

温体仁想起第一次见到钟进卫的时候,他对当今时弊侃侃而谈,一幅胸有成竹的情形,脑中顿时一亮,原来这小子是还留有一手的啊,这个应该才是他的真正解决策略吧。不过自己也没损失什么,为他打上一架,落个人情不说,在圣上面前,还显得自己孤而不党,绝不苟同于那群尸位素餐之人。

崇祯皇帝微微颌首,这才是朕印象中的钟师傅嘛。之前那个主意,稍微经历过世事的人都知道不可行的。要是只查抄其中一、两个富商的话,说不定还行,全京师一起抄了就骇人听闻了,历朝历代都没有过的事情。

沈一石那例子是参考了大明王朝1566的,历史上可能并不存在。但这样的事情是肯定有的,此乃小说,各位书友看过就成。

第五十四章红会雏形

“陛下,臣的法子是群策群力,君臣一起,共同度过此段困难时期。”

“如何做法”

“第一,以朝廷名义出面向京师所有人等,包括士、农、工、商等等阶层,说明朝廷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难民营百姓处境之艰险,号召京师所有人等,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共同帮朝廷,帮难民渡过这一关。”

“陛下,此举有损朝廷脸面。”

成基命又出班奏道。

崇祯皇帝没理他,脸面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崇祯皇帝分得很清楚。他对着钟进卫道:“钟师傅,请接着讲。”

“第二,可以由朝廷出面,一方面统计难民中能做工之人的名单以及所干之活,另外一方面登记京师中开c混所需用工的人家以及所需何种用工,然后进行匹配,让开c混后用工的人家提前和对应的难民签订用工合同,哦,契约。先行帮难民渡过这个严冬,后面以工代还用工人家前期之付出。当然,朝廷要是有能力,也可以给用工人家以部分补贴,或者给予其他政策优惠。”

“还有么”

“第三,如果没有用工需求的人家,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捐款,可以是钱,也可以是实物,比如吃的,穿的,等等。”

“义捐之物是由谁来收,怎么样确保能到所需之难民手里”温体仁出言问钟进卫道。

崇祯皇帝很欣喜的看到温体仁是出言提问钟进卫方法中的漏洞,以便此法能完善,而不是像一些人一样只会反对,攻击。

钟进卫看看脸上带着赞许提问的温体仁,微微点了点头,表示了解:“可有朝廷组织专人接受,帐目要透明,定期公布,比如一天一公布,要使捐助之人能清清楚楚的知道自己的捐款去到哪里。最好是有另外部门的人再对此接受捐款的组织进行监督。”

钟进卫此法只是让朝廷出面做个牵头,让百姓成为赈灾主力,对于在场的这些人,好像都没有什么利益冲突,比起上一个法子,有天壤之别,自然就没有人反对了。

因此,钟进卫的话一落,没有一个人出声,文华殿一下又安静了下来。

崇祯皇帝一看终于有个群臣都能接受的办法了,心里也喜欢,看看下面,问道:“诸位臣工,可还有补充”

静了一会,还是管兵事的孙承宗出班了:“中兴伯所言用工之事,非是所有难民都有此能力来出工,对于那些老弱病残之人该如何安置”

“这个,我想,该大家出力了,京师那么多官员,勋贵,每个府认领几个养着,做做力所能及之事,应该没有压力吧陛下,您以为呢”

“钟师傅说得正是,朝廷的难处,诸位臣工该心知肚明,先是百姓已经出力,如若诸位臣工只在一边看戏,百姓没意见,但朕绝不会答应”说到后面,崇祯皇帝提高了声音,顿时,绝不会答应的话语在大殿内回荡,好像重复了几次。

崇祯皇帝又想起一事,补充道:“朝廷如此困难,以致让百姓出力救灾,谁要还是在此期间奢侈无度,朕绝不会轻饶”

崇祯皇帝说得坚定有力,决心表露无遗,底下的臣子一时不敢出声,更不敢反对。

过了一会,还是温体仁出来奏道:“陛下,寺庙道观,在平ri里并不用缴纳赋税,可令其也必须认领老弱之人。”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借天改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叫天的小说《借天改明》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叫天并收藏《借天改明》最新章节。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蝉动
蝉动

私家侦探左重回到过去,战斗在敌人的心脏,外号笑面虎,擅长背后一刀,精通玉座金佛原理,斯蒂庞克定式。

江苏棹子 连载 613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窃听系统

崇祯皇帝身处深宫,被人忽悠而吊死煤山。可如果他有窃听系统在手,能听到别人背后的议论,那还能亡国灭种么?好吧,崇祯皇帝还是穿越的,虽然已经是崇祯十一年末,可结果必定会改变!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我崇祯活这一世,大明必定中兴!PS1:这是有系统加持的正经穿越历史文!PS2:觉得苗幼可以先看我另外一本精品历史《崇祯聊天群》

叫天 言情 连载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崇祯十七年二月初,朱武魂穿成崇祯皇帝,自带霸王神力,一如楚霸王在世,力能扛鼎,具有千斤之力,对兵刃天然亲近。然则此时的大明朝,人心尽散,病入膏肓,积重难返,何尝补救?既然如此,朱武直接掀桌子,重新打天下便是!

叫天 历史 连载

替明
替明

明末是个比谁更烂的时代,唯有苦了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苦了中华民族,失去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沦落为人见人欺的东亚病夫国度。既然如此,哪管是蒙古、满清、明朝还是义军,统统干掉。君权神授?骗鬼的滚一边去!孔子后代?是寄生虫一样干掉……魂穿过去的胡广,要在明末用二十一世纪的知识,碾压一切敌人,叫天天应,叫地地灵,重建中华民族的辉煌!

叫天 言情 连载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我和崇祯成了合伙人

莫名其妙地,刘伟超的手机能联系到崇祯皇帝,从此,改变了崇祯皇帝的命运,也改变了刘伟超自己的命运,强国,创业两不误!Ps:不能发红包!新书《超凡大明》发布,请大家支持,谢谢!

叫天 历史 连载

手机里的大明朝
手机里的大明朝

朱海军的手机里多了一个时空通讯软件,点开之后发现能和大明洪武朝太子朱标通讯,但是其他人不可见。朱标忠...

叫天 言情 连载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穿越之掉崇祯面前

主角穿越,掉到了崇祯皇帝面前,时间是崇祯十五年三月初,明军主力在塔山之战全军覆没之后,怎么办?新书《超凡大明》已发布,求支持,谢谢!

叫天 历史 连载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谍战风云录:大宋 香菇草莓牛肉酱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乱世种田日常 小乔且中路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17: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