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离看着那形如琵琶的火不思有些好奇,以前也只是在宴席上国乐之时见有乐师弹奏过,自己并未仔细的看过,今日一见到真有几分的喜欢。她记得《元史•礼乐志》(卷七十一)载:“火不思,制如琵琶,直颈,无品,有小槽,圆腹如半瓶,以皮为面,四弦皮絣,同一孤柱。”《事物异名录•琵琶》载:“元志,天乐一部有火不思,制如琵琶,今山、陕、中州弹琥珀词,盖‘火不思’之转语也。”
关于火不思,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9年—前33年),南郡秭归(今属湖北)王昭君被选入宫,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匈奴王呼韩邪单于来到长安朝见汉皇,汉元帝以礼相待,呼韩邪单于表示“愿婿汉氏以自亲”,永结友好。王昭君自愿嫁到匈奴,汉元帝遂以昭君相许,呼韩邪单于封昭君为“宁胡阏氏”。王昭君去匈奴路上,曾在马上弹奏琵琶。在匈奴期间,王昭君所弹的琵琶,深为胡人所珍视,并模仿它制作了新的乐器,既粗陋又不相像,从此便有了“浑不似”之名。宋代俞琰的《席上腐谈》(卷上)记载此事写道:“王昭君琵琶坏肆,胡人重造,而其形小,昭君笑曰:‘浑不似’,今讹为和必斯”。
没想到这样因琵琶衍化而来的乐器所弹奏出来的声音竟是如此的轻盈优美,清离不觉得有些听得痴了。
第一轮荣雅要比的是乐器,开始时清离到还是有些轻视的,听过荣雅的演奏之后她不得不对那个直率可爱的荣雅格格生出几分敬佩来。也是,以荣雅骄傲的性子来说敢拿出手来炫耀的一定是她最为擅长的。
“格格不是最擅长乐理的吗?怎会一副为难的样子。”胤禩走到清离的身后问道。
“八阿哥?你……”
“清离格格难道不想赢她吗?”胤禩没有理会清离的惊诧继续说着。
“我也只是有心无力了。荣雅格格的技艺很好,又融于情就更加造极了。莫说我根本不会火不思,就算是娴熟也不会比荣雅格格更好了。”
“恩……难道格格没有学过……”胤禩没有说下去,看见清离那一脸窘迫的表情他就知道了,肯定是谙达上课的时候她溜走了。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应该生气的他此刻看见清离在他面前这样真实的表情会觉得很开心。胤禩摇了摇头,果然是骄纵的格格。
“八阿哥,你是不是觉得清离任性了啊……”
“格格说笑了,胤禩可没有说。”说罢胤禩斜瞥了一眼清离看着她柔顺的面孔在烨烨的火光之下泛起的红晕不由有些发呆,就像又回到了那个夜晚一般。她温暖的身体和清亮的嗓音,都那么清晰的残留在他的脑海里。
“清离格格要为我们大家弹奏什么曲目呢?”荣雅高声的问道,言语中全是骄傲自信。
清离无奈的笑了笑:“听到荣雅格格如此的妙音清离可不敢在去献丑了,这局清离认输。”她虽擅音律,也不会在这样的时候和荣雅比较。对于火不思她却是甘败与她之下。
或许是见清离如此的坦诚荣雅反而一愣,原先还有些起伏的心也安定下来了。看向清离的眼光也不由的轻蔑了些,这个格格也没有她想象中的不好对付。她扬起美丽的头颅冲胤祺自信的一笑,那一笑中有着势在必得的勇气。
康熙也但笑不语,他不担心结果反正不论怎样都不会逆了他的意,他才是真正的天下之主,没有任何事是他无法控制的。自他除鳌拜定三藩之后,他已经很久没有再有过这样的感觉了,准噶尔丹的叛乱是他意料之中的事。他还没有老,他的生命中还需要新鲜的激情。所以他会慢慢的收拾准噶尔丹,也会任意的宠着清离,但他依旧是大清的帝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