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6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上林县卸甲的武将们猎兴大发,一个个游说卫长海说你家老四卫景平中了府试,再考一场院试就是秀才公了,俺们做伯伯叔叔的没啥拿得出手的,就在后山以北的荆棘茂林之中打次猎,给他弄头新鲜的鹿吃补补身子吧。

这几年上林县北面后山有砍柴的人说看见一头鹿,想着是草木茂盛了,鹿啊獐子啊狍子啊等动物来这里安家了。

有一次在校场上看卫景平扎马步笑话的张大牛于是撺掇卫长海:“明哥儿射箭好,这回正好在家去试试给平哥儿猎一头鹿回来庆贺庆贺。”

“是啊是啊,”同是敦武校尉的袁小靖附和道:“明哥儿的箭射得好,这回正好给他小试牛弓,说不定真能猎头鹿回去呢。”

“是啊,”这一群武官都想起了当年戍守边关的时候秋猎的情景,似乎手里的角弓箭射出了,弦声强风呼啸,猎骑飞驰在枯黄草间,跟随着猎鹰尖锐敏捷的双眼,射落大雕的快意。

“对啊老卫,再说了,你家养那金雕养这么多年了,光叫它去晁大夫家里拉屎那真是屈才,不放出去试试手段吗?”有人想起金灿灿说道。

还有人更刁滑:“这要猎一头鹿,明哥儿媳妇儿跟着吃了鹿肉一准儿早早给你添个大孙子。”

这么一算,嚯,时间过得可够快的,卫家老大都成亲四五个月了,媳妇儿都该有动静了。

众人大笑。

“这事啊我回去琢磨琢磨。”卫长海没有擅自做主答应他们,他还得回去跟老大和老四,还有婆娘商量呢。

结果,这天他龙马精神地回到家中就看见卫景英跪在地上给他娘磕头:“娘,您就答应我吧。”

卫长海一脚跨进门里,另一只脚还没拉进来:“老二,你要做什么?”

孟氏红着眼睛指了指榻上的几个包袱:“英哥儿说,等过几天陪老姚进京,他之后就不回家了。”

这两日姚春山精神不错,他自己选定了去京城的日子:“平哥儿考中了,我和英哥儿能放心地去京城了。”

早在去年年底,他就在着手这件事了。他先是写了几种墨的配方和制法交给了新过门的韩素衣,再将墨铺这小两年来的盈利一分一厘地算清楚,让卫巧巧记着以后该分给谁的,又置办了进京的各种东西,最后找裁缝跟自己和卫景英裁制了几套上好料子的衣裳,就等着卫景平府试一放榜,庆贺之后就启程进京了。

“爹,”卫景英面色倔强地回道:“我跟老姚进京之后,就不打算再回上林县了。”

作者有话说:

卫二:准确出去闯了。

第66章肉条子

◎那什么,这种话本不是关起门来自己看就行了吗,竟然还要抖给别人听。◎

他说完,卫长海瞪着牛眼一巴掌拍上卫景英的肩头:“你不回上林县,你去哪儿?”

卫景英使巧劲顶了他一下,叫他爹没讨到便宜:“我留在京城混。”

“留在京城混”卫长海拖着长声反问了句:“老二你是不是叭拉狗想咬月亮,还知道天高地厚吗?”

孟氏打断他的话道:“老二说在府城的时候听人家说,京城那边的北衙六军在招人,不拘出身什么的,他想去试试。”

“你?”卫长海冷眼笑道:“你小子想进北衙六军?”

他想摸着卫二的头说:孩子啊,下辈子吧,下辈子投个好胎,投到大户人家里头去,这辈子老子没本事,咱没那家世能叫你进羽林卫啊。

如今天下人谁不知道,京城里的什么北衙六军、左右羽林卫那都是离圣上比较近的亲兵,但因为多年无战事,自从好多年前开始已经沦为纨绔子弟营了,没家世门路根本进不去,宰相府都在等着往里头塞族中不成器的子弟呢,谁要卫二一个外地来的毛头小子。

“嗯。”卫景英梗着脖子吐了个字回答他爹。

卫长海气得没脾气了:“老二呀,你少想那些有的没的,过阵子把老姚送到京城,你给老子赶紧滚回来习武,跟你大哥一样考个武举人找份差事是正经。”

卫景英没理会他,转向他娘说道:“娘,我不想押镖。”

孟氏眼泪下来了:“就算你不想去押镖,那也犯不着再不回家啊,老姚一走,墨铺的事更多了,你大嫂和你巧巧姐也忙不过来,你就不能留在家中搭把手?”

如今卫长海和卫长河管着伐大松烧制松烟,韩素衣和卫巧巧还有卫二卫三他们里里外外忙活墨铺制墨、经营的事,人手紧巴巴的,哪里就容不下一个卫景英跟着赚钱了。

“娘,我也不想制墨。”卫景英伸手抹了抹他娘的眼泪:“等儿子来日在外头出息了,就接娘去享福好不好?”

孟氏抬头望着卫长海:“孩子他爹,你说咋办?”

卫长海在屋里头团团转了三圈,见什么抄什么,抄起来抡几下又扔了,而后叹了口气说道:“老二,你想去试试北衙六军没问题,爹同意你去,但是人家不要你,你怎么办?你还得回家来呀。”

怎么还没出家门就一口把话说死,咬定不回家了呢。

卫景英:“要是他们今年不要收我,我就在京城等明年再去,明年不要我……”

“行了行了,”卫长海紧锁眉头打断他的话:“要是一直等下去这等好事就能落到头上,那北衙六军门口早就挤破头了,队伍说不准能排到上林县,你不用进京就能排队了。”

他都得拎着刀排队去了。

“就算等不到,”卫景英红着脸怏怏不服地说道:“我就去做别的,反正要混出人样。”

不混出来他就更不能回上林县了。

卫长海那个气啊:“都别拦着让他去,去了就别回来,省得老子给你花钱娶婆娘。”

等老二出去混个几日多则一两个月,吃足了苦头撞了南墙,到时候就该灰溜溜地回来了。

卫景英给他娘磕了个头:“谢谢娘,娘在家里好好的,等着儿子来接您去享福。”

说完看都没看卫长海一眼,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

三月二十二,上林县的一群武将和习武的后生儿郎聚众后山,比试骑射功夫。

跑到后山深处时,一只鹿的影子跃入视线。

“往左射。”卫景明勒住马,袁头儿急中生错,箭尖微微一颤,开弓直直地射向了前方。惊动了那头膘肥肉壮的母鹿,眼看着它要奔走得无形无踪了,卫景明掣马追上,放箭直贯母鹿的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圣拳!》《斗破之我为雷帝》《重回千禧当学霸》《反清:从金田起义开始》【笔迷阁】《封神:开局被抽龙筋》《超时空快递》【燃文小说网】《别再催眠我了,反派皇女!》【全本看书网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嫁给鳏夫
嫁给鳏夫

晋江vip2018-03-22完结总书评数1299当前被收藏数4142小村里清纯善良的阿薇,嫁给了独居深山的鳏夫。高冷艺术宅vs萌甜暖妹子内容标签布衣生活种田文甜文主角阿薇,范辰轩┃配角┃其它

一鸟嘤鸣 连载 30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大唐小说家 烟雨江南醉成风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带着美女闯三国 无名老僧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