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77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正遂了卫景平的意:“我这回一定好好学。”

“快睡吧。”卫景明带点长兄的命令式地说道。

……

次日他去府学报到,卫景明则启程去了甘州。

府学果然气派多了,听说是六年前为了振兴甘州府各州县的文风,朝廷拨款新修的,占地几乎五十来公顷,气势非常之大。

府学里的师资也多,共有七八个夫子,其中的冯耀冯夫子年近七十了,曾当过国子监的祭酒,告老还乡后发挥余热,顶了个职位在府学里发挥余热。

其余的夫子岁数也都比较大,有的一身祥和,有的是一身严肃,还有的,一身酸腐气,但据说科举上都是小有成就的,最低的都是同进士出身,教他们绰绰有余了。

但是免不了老眼昏花,头一天就把卫景平当作了谁家的美书童,摇摇头问他:“你是跟着谁来读书的?”

也难怪他会认错,和夫子打过照面的生员都比他长的高,年纪也大,有的还带了书童过来,只有卫景平一人,就这么撞到了他眼前。

卫景平拿出了自己生员的身份牌和进府学读书的文书,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道:“夫子,我叫卫景平,是来府学念书的。”

冯夫子掀开耷拉松弛的眼皮,接过卫景平的生员文书,将他从头到脚细细地打量一遍:“甲科案首,卫景平,嗯嗯,我听说过你。”

说完,用朱砂笔在他额间点了个开智的圆点。

旁边的助教提醒冯耀道:“冯夫子,卫秀才在上林县开蒙的时候已经点过朱砂了,开过智的,您……您这多余了……”

他应该用朱砂笔在卫景平的名字后面勾对勾的,以示这个学生到府学来了。

冯耀中气十足地骂他:“你知道什么,有的人开了智还是不会做文章,可见还未完全开智,还有的人不会作诗的,也不算开智,在我这里当然还有再来一回……”

卫景平感受着他颤颤巍巍的手,心中说不出的怀疑:“……”

这人还能教他们做文章吗。

开始怀念顾世安和程青,温之雨他们了。

这时冷不丁一人从身侧走过来拽着他的袖子就走:“卫四,叫我好找啊。”

作者有话说:

这是不是叫换地图了?

第86章单句题(有八股文内容,可跳)

◎刻意抬起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示着嘴上无毛的小屁孩说道:“以此为题◎

“徐兄。”见是徐泓,卫景平一直绷着的神经稍稍轻松起来:“你到的很早啊。”

看着他这一身轻松的模样,想是入学手续都办妥了。

“冯夫子是四十年前的探花郎,”他办完手续之后,徐泓告诉卫景平:“一手时文和诗写得很好,我专门买了他的一本著书,你要不要看看?”

四十年前。

怪不得他没听说过,年代太久远了,各路的墨卷收集的也就是近二十年的。

“好啊,”卫景平说道:“给我翻翻。”

只看了冯耀对八股文章的序后,他就服气了。

还据说,每科的考试,冯耀都十之有九会押中考题,所以每次考前,朝廷都会提前命人将他请到京城,找个好吃好喝的地方软禁几天,等考完了再放人出来。

到了府学,就跟上辈子寄宿的学校差不多,每天的管理都是按时按点的,每天早上卯时起床,洗漱完毕后开始晨诵,大概一个时辰之后回房收拾屋子,而后去饭堂吃饭,饭后去府学后院的一个小小的校场,亦或可以称之为操场的地方,休憩或者运动一个时辰,大概到了巳时中,也就上上午十点左右的时候,府学里的夫子才会开讲。

先前学的八股文在这里又上了一个台阶,在他们学过的八股文结构的基础上,会再学常用于乡试、会试出题的大题、小题、截搭题。

一听就给人一种不容易学的感觉。

府学的授课很少,每日才一节课,一个月才讲一个名家,开始讲的是李渔,本来这节课是要讲一下什么是大题的,但冯耀却说,李渔是举业之中最会破题的一位大家,于是带着生员们重温了温八股文的破题。

“他在《闲情偶记》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

说的是作八股文的时候开篇头一句话要用“奇句”一下子震慑住主考官,最好让他惊为天文,不敢把你刷下去。

讲了李渔的人物生平之后,他想不起来李渔有如何破题的经典手笔流传下来了,于是话锋一转说道:“看看破题大家用三四个字破题的法子。”

头一道题他出的是《孟子》中的二句“君命召,不俟驾而行。”,破题,他话音刚落,就有一名三十多岁叫方不语的秀才高声脱口而出:“王请度之。”这也是孟子里的一句话,意思是请王自己忖度,这里解释“王请”“度之”,“度”又是步行的意思,“君命召”讲的是大王有请,“不俟驾”不等马车来就赶去赴召了,这个破题直点题意,且把当事人的心理都写出来了,很妙。

卫景平正在诧异方不语为何这么才思敏捷却四十多岁的了还是个秀才没有考上举人呢,旁边的另一名二十岁的小年轻秀才张锦不屑地道:“方秀才这课都上过好几轮了吧。”

他说的声音不大,却整个学堂里只有二十来名学生,全都听到了,哄堂大笑。

方不语被人取笑多次未中举,呆了一瞬,偏头看了看身边的老秀才李勉,问道:“你能做一个字的破题吗?”

李勉几乎快五十岁了,胡子拉碴的,念书极是刻苦认真,他瞟了一眼张锦,刻意抬起手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目示着嘴上无毛的小屁孩说道:“以此为题,如何?”

方不语笑呵呵地也捋了捋胡子:“好。”

捋完胡子他缓缓吐出一个字:“鞟。”

秀才们一开始没听懂他们在说什么,直到方不语说道:“朱熹朱子注曰:‘皮,去毛者也。’”,《论语》之中有“虎豹之鞟”的句子,朱熹给作注“皮去毛者”,意思就是嘲笑张锦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靠轻浮自大。

众人听了,直说绝妙,纷纷去看张锦光秃秃的尖嘴猴腮的刻薄脸,别说,还真像皮子剥去了毛一样。

张锦又羞又气,也不管还是在学堂上,提起襕衫就往外冲,被冯耀喝住,罚站不说,还打了十几个手板。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明珠娘子
明珠娘子

谁都没想到,骠骑大将军府大娘子顾明珠会在曲江宴上丢了嫁入皇家的赐婚,谁不知道那可是她用尽了心思、使尽了手段才能得来的机会,却偏偏被她自己弄丢了。人人都猜测,依着顾大娘子的性子,只怕要一哭二闹三上吊了……女主很凶残很凶残很凶残,前方高能预警……标签弃妇爽文

八宝豆沙包 连载 199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全本 835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倒拔三国 神枪帅飞侠
[历史] 清末土司王 司徒南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金玉满唐 十年卧雪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春枝缠 青山问我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