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62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第68章送别

◎“外公你看这锭墨,和我祖父制的墨是不是很像?”◎

“当初本打算去外地采购大松的,”卫景平说道:“后来顾夫子说让咱们用着后山的大松,本着给他拿分红的打算,就这么应下来了。”

姚春山每次算账都把给顾世安的银子留出来,可是至今他也没提过这件事,卫家正打算忙完这阵子,就将银子送到顾家去呢。

“平哥儿你先去探探县太爷的口风,”韩素衣说道:“回来咱们再做计议。”

第二日,卫景平带着各色果品、点心、连同紫玉光墨一块去了武念恩府上。

武双白看见他来了特别开心,一蹦老高:“卫四我好想你啊。”

他在书院念书的时候盼着放假,放假了又开始盼着回书院,总觉得每天没和卫景平他们打个照面,这一天就缺了点什么似的。

“白白,好久不见。”卫景平和他打招呼:“过几天就开学了。”

两人眨巴眼睛表示到了书院再说体己话。

武家书房。

“这件事我和顾夫子合计过,”武念恩不屑于和他一个孩子绕圈子:“你们卫家要伐大松可以,但是每年要给上林县好处,否则就算本县有心帮你们,也堵不住悠悠之口。”

“太爷请说,”卫景平平静地道:“卫家确实想过这个事。”

武念恩点点头:“本县上山查看过大松林的情况。”

他就是不说想法,比如一年打算从墨铺要多少两好处银子的话。

卫景平在心里想了想道:“不知太爷怎么个想法?太爷您给卫家指条明路,俺家这满门只会使蛮力的武夫机缘巧合之下才做个小买卖,万幸走到今天却不懂这些,还请太爷提点一二。”

武念恩这才吐出实话,他拈着稀疏的八字胡说道:“不瞒你说,本县一直想在上林县修所县学。”

武念恩自从到了上林县当父母官以来,只图个稳,并没有在兴文教方面有所作为,他甚至有些看不起上林县,觉得这是一群莽夫聚集之地,只要让他们安稳不闹事就够了,至于兴学堂什么的,他先前从没动过这个念头。

原本想着过几年自己就能高升上去,离开上林县这个穷山恶水的地方,结果每次吏部考核,他能拿出手的政绩都不起眼,没什么可圈可点之处,以致于这么多年了,他依旧在上林县县令的位子上蹉跎打转,仕途毫无出息。

自从前年开始,就有师爷给他出点子,说上林县文风不盛,正是他大有作为的地方,要是能办一座县学,这岂不是能明晃晃地摆在功劳簿上的嘛。

可是师爷忘了,兴办县学哪里是容易的事情,一个县里要攒够30名秀才和16名举人才能开县学,数一数上林县的读书人里面,秀才等个一两年可能就够了,举人差得可就太遥远了。

目前只有区区5名举人老爷,这要攒到猴年马月。

但是没有这个条件,武念恩还想在从政上面从重视当地的教育上捞一笔政绩,写入他的县令生涯,因此打上了白鹭书院的主意。

尤其是见到武官家的孩子卫四念书也能念出模样之后,他觉得上林县这帮卸甲武官的子弟不能再晃悠着了,打架斗殴早晚要捅个大篓子,最好的就是将他们赶进学堂,好好教化他们。

万一再出一批秀才、举人,能给他挣功劳不说,书生比武人治理起来省心多了。

书生们最多打打嘴炮,武夫,那一言不合就是要干架打得头破血流闹不好还得出人命的。

“顾夫子的书院用银子的地方多,”武念恩道:“每位学生一年12两银子的学费,已经是学院能勉强请得起夫子了,往后学生越来越多,夫子不够用还要向外头聘请,还需要银子。”

卫景平:“那是。”

白鹭书院一年每人收12两的银子确实不算贵的。

“本县有个主意,”武念恩这才拖出地盘:“本县在想,要是书院每年一人收9两银,只怕会有更多人家的孩子能够送进书院,但这银子的缺口不能由书院来补,你明白吗?卫四公子。”

卫景平被他一句一句地牵着走,这时终于清楚地明白了武念恩的目的他要利用县太爷的名义,补贴上林县进白鹭书院上学的学生每年的学费,一人补贴3两银。

而这个钱,武念恩想让卫家出!

乍听算不得狮子大开口,但也没手下留情。

一人补贴出去3两银,10个人是30两,100个人就是300两……上不封顶啊,这太狠了。

卫景平使劲松了口气,笑道:“太爷想的是公里千秋的大事,可是以墨铺目前的盈利情况来看,要是进学的后生伢子不多,墨铺当之无愧愿意出这个银子,可如果是多了,就算墨铺拿出本钱来,也未必能兜底。”

他可以出钱,但要和武念恩约定和上限,否则万一十里八乡的人听说白鹭书院一年只收9两银便可以进去念书,哗啦一下全挤进去了,那岂不是个无底洞,生意嘛任何时候都有亏有赚,他又不是范蠡再世能聚天下财,也要考虑保本的事,不能一下子答应武念恩太多。

“或许还得再挤出来点,”卫景平可怜兮兮地道:“咱们上林县的后生儿郎,有去赶考武举的,墨铺也可以出路费……再大的事,学生就办不成了。”

要是武人家的儿郎就算不要钱也不肯去念书的,要走武举这条路的,岂不是沾不到光了。

这伙人心里能平衡。想来不能吧。

在卫景平满脸犹豫的时候,武念恩也想到了白鹭书院生源骤增的问题,觉得自己要多了,这在卫家看来肯定是个无底洞,赶忙找补道:“那是那是,只要白鹭书院以资质定束脩的规矩还在,我相信你的顾夫子会为你想到这个的。”

至于一年补贴多少学生,这个问题他又踢给了顾世安。

和顾世安就好商量了,卫景平应承道:“多谢太爷体恤,学生这就回去和老姚还有家中人等商议,能为上林县效力是卫家的荣幸。”

……

卫景平从武家出来,直接回了墨铺。

韩素衣得知后,试探地问他:“平哥儿,不如请我爹过来,咱们一起商议个法子?”

最好能把每年给白鹭书院的银子定个数,以后就照着这个数去给,明明白白的。

“我早有这个心思。”卫景平笑道:“我这就去跑一趟请韩先生过来。”

卫巧巧一把摁他坐下:“你歇着吧,我去。”

韩端虽然势利眼,但此人最擅长玩心计,葫芦蜂的窝心眼多,能弯弯绕拉扯来去,正好去应付武念恩,倒省去他不少功夫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三六九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太子妃养成手册
太子妃养成手册

晋江vip2017-10-27完结总书评数155当前被收藏数1453傅采蘩家遇不幸,被淑妃娘娘接入宫中。本想好好养大,给一岁的小儿子做媳妇,哪料到长大后却被大儿子给截了胡。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太子哥哥欺负我。当日,太子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公主姐姐抢走了我的漂亮裙子。当日,公主被揍。傅采蘩三哥哥,今天先生布置的功课好难。赵恪嗯,那三哥哥帮你写。没有什么是三哥哥搞不定的,除了一个太子之位。直到有一天

柳绪琬 连载 32万字

娇妾(春染绣榻)
娇妾(春染绣榻)

中山王府内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既有出身王府的王妃魏氏,又有老王妃娘家侄女李侧妃,还有淸倌儿出身极得中山王宠爱的白姨娘,更有跃跃欲试准备分宠的若干通房。初入中山王府的贺兰春发现,都说侧妃不易做,她这顶着前朝女帝侄孙女身份嫁进中山王府的侧妃更是难上加难。内容可以解读为《都说我是红颜祸水怎么办》《姑祖母太彪悍给我留下了后患》《她是一个野心家,然后才是一个女人》爽文,宅斗,宫斗,权谋,不可考究架空文,只愿

凤子君 连载 3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黜龙
黜龙

此方天地有龙。龙形百态,不一而足,或游于江海,或翔于高山,或藏于九幽,或腾于云间。一旦奋起,便可吞风降雪,引江划河,落雷喷火,分山避海。此处人间也有龙。人中之龙,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一时机发,便可翻云覆雨,决势分野,定鼎问道,证位成龙。作为一个迷路的穿越者,张行一开始也想成龙,但后来,他发现这个行当卷的太厉害了,就决定改行,去黜落群龙。所谓行尽天下路,使天地处处通,黜

榴弹怕水 连载 497万字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 不曾见秦时月
[历史] 玄天宗修行记事 枯泽
[历史] 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 李信谦
[历史] 我在水浒做奸商 狼太孤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继兄不善 第一只喵
[历史] 朕,剩者为王 爱吃酥羊肉的刀宗人
[历史] 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 勤奋的徐三少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江南狂少
[历史]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一只小冻离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HP)Forgive 陈夜枫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我在异世界召唤 彐衵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