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第100节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加书签

卫景平委屈地直撇嘴。

“要说起来,”顾世安经验老道地说:“以往各省的学子中了举,不论名次,多半都是不愿意离家赴京城进国子监读书的,是以国子监里头几乎全是京兆府的学子,你要是不想去,可以不去,不过这事你要想好了。”

毕竟各省与各省的情况不同,换到南省各府出天下文章之地,大儒遍地,举子们才不屑于赴京城进国子监念书,还怕离开家乡的种种不便,生活过得不滋润耽误了自己做学问呢。

人与人的情况也不同,有人考中了举人便不再闭门读书,或者游历天下行万里路增长见识,或者投在地方官帐下做一些事务……选择很多样的。

卫景平道:“嗯,我回去好好想想。”

反正三年之后的春闱大比与他无缘,他如今有的是时间细细思量权衡一些东西了。

顾世安往藤椅上一靠,双眼转为迷离,困了,他最后说道:“平哥儿,老姚要的余下的十四幅棉花图,放在门口的柜子里,你给他带回去吧。”

除去已经成墨的“采棉”和“拣练”两幅图外,余下的他都画完了。

卫景平记下这回事,又道:“夫子打算何时动身前往新郡?”

应该没那么急吧,这两日他多来见他几回。

顾世安充耳不闻,睡着了。

卫景平只好默默地抱着他画的十四幅棉花图回去。

“爹,娘,三哥,”回到家中,卫景平将朝廷开疆拓土的事说了:“我大哥他们大抵是要被派去戍守新郡的,要是这样的话,一时半会儿也不会打仗。”

卫家人绷了几日,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但又想着卫景明去那么远的地方,从此与妻女天各一方不得时常相见,心里又不怎么好受起来。

次日,卫景平去了墨铺一趟,将棉花图交给姚春山,又瞧了瞧制墨的进程之后,又去了顾家。

可到了门口,等待他的只有一只大黄猫和一把守门的铁将军,顾世安不辞而别,这里早已人去楼空。

卫景平气得咬牙,心中直嘀咕:去那边开书院教个书而已,猴急得跟去娶媳妇儿迎亲似的,出息。

……

到了十月初十,朝廷发圣旨往各府州县,在甘肃府以西的荒芜之地设郡,名为龙城郡,于国中卸甲屯田的武将之中抽调子侄为兵丁,由兵部抽调龙城将军纪东风率三万将士戍守郡门;吏部遣翰林学士江扬为龙城尹,并举荐有识之士充任各级官吏,户部领领开荒屯田、人口之事,另大赦天下,凡有能居家前往龙城郡屯田耕种的犯官之眷属,自迁往龙城郡后不再追究其过往,发放新的身份文书,一律视为良民;再选宫中二十六以上的宫女自愿出宫前往龙城郡婚嫁的放出去,以旺龙城郡的户数人丁。

圣旨一下,举国庆贺。

京城的皇宫大内里头有一处叫掖庭的地方,里面居住的全是犯官被没入宫中为婢的妻女,进来这里的女子,只有极少数姿容绝艳的一遭碰到好运气被赏给新开府的皇子去充后宅能出去的,余下的都要在这里劳作一辈子,终其一生再无出头之日。

这次朝廷新置龙城郡,选宫女放出宫的事一传进掖庭,便有名叫阮惊秋的宫女报了名,求去龙城郡。

得知她报名自愿去龙城郡之后,被没入掖庭之后就一直与她相好的宫女甄云思问阮惊秋:“阮姐姐当真要出宫前往龙城郡?”

十年前太子秦翎开府来掖庭选人,以阮惊秋的容貌才学自是第一人选,可她说什么都不肯去,一心盼着万一遇上大赦回扬州府原籍去,如今怎么反倒愿意去龙城郡那蛮荒之地婚配嫁人了呢。

去了西北的龙城郡,此生还能再回扬州吗。

既回不了扬州,与老死宫中又有什么分别。

阮惊秋放下手里的绣活儿,说道:“我当真要去。”

出了宫门,去了民间,她就有机会听到谢五郎的消息了,想来他此时已经功名加身,家中已有娇妻爱子萦绕,早记不起她这个只见过一面的未婚妻了吧。

是啊,这么一转眼,离那个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她偷偷去窥谢家五郎的春日已经过去十五年了。

只因媒婆对她娘说“谢五郎多才又俊逸。”,她在屏风后面听到了这句话,就起了想见一见谢家五郎的心思,谁知那日一见,此生便不能相忘。

作者有话说:

老顾不在,娶媳妇儿去了。

“秦中川,血没手腕,唯有凉州倚柱观。”出自《资治通鉴》。

第112章远行

◎“平哥儿,你这么一走,家里不就剩老子一个爷儿们了?”◎

又想起那日,她在阁楼里绣帕子才绣到一半,忽然心神不宁,针尖戳破了手指,一滴殷弘的血滴到了才绣了一半的大雁上洇开了,前院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随即响起丫鬟婆子惊慌无措的哭喊声她爹,扬州府通判阮步远被弹劾下狱,阮家被抄家了。

两个月后定下罪来,父兄被流放儋州,家中女子尽数被没入宫中为婢女,只是还没离开扬州,她娘就病死了,两个姐姐也先后绝食而死,只留她一个人活着被解押到京城送进了掖庭。

听说阮惊秋真的要出宫远走龙城郡,甄云思眼圈红了:“阮姐姐,我听说那地方风沙漫天,连水都缺,更不要说吃的了,还有,那里除了兵痞子能有什么好儿郎,真辱没了你。”

阮惊秋低下不画而翠的柳眉,找了个说辞道:“当年我家获罪,我父兄被流放于儋州,我想出宫去打听消息,要是他们还活着,说不定见了大赦令之后会迁往龙城郡,倘如此我们还能活着得见。”

她如何肯说谢五郎的事,不过是借口罢了,当年阮家被抄后她父兄受了刑被折磨得奄奄一息,或许流放途中就凶多吉少了。

如今哪里还能活着。

甄云思这才想起来,朝廷颁发的置龙城郡的诏书中有一条:凡有能举家前往龙城郡屯田耕种的犯官之眷属,自迁往龙城郡后不再追究其过往,发放新的身份文书,一律视为良民。

犯官的眷属,只要肯迁往龙城郡的,以后的子孙就不是罪臣之后了呀。怪不得阮惊秋铁了心要出宫到那边去呢。

“可惜我父兄都死在西南的烟瘴之地了。”想起她和阮惊秋一样的遭遇,甄云思带着哭腔低声说道。

要是她的父兄也活着,家中还有亲人在世,她也要请求出宫前往龙城郡。

……

出了甘州府,一路西行,书童顾小安被主子连日来不眠不休的赶路劲儿给吓着了,擦了擦头上的汗道:“先生,您喝口茶吧。”

“前面就是水路了,”顾世安抿了下干裂的嘴唇:“到渡口坐上船再喝。”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三六九龄的小说《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三六九龄并收藏《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最新章节。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

榴弹怕水 连载 417万字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的幸福生活

湛二姑娘出身于一般官宦之家,但是耐不住有个当娘娘的姐姐,一家自此得道升天举家扎根在了大周帝都。好在爹娘给力,哥哥也厉害,家族地位稳步上升!她自己更是凭着细致体贴,聪慧能干俘获了一个天之骄子的心,让他认定了非她不可!祁王给我做个荷包。湛允好!祁王给我做件袍子。湛允好!祁王给我做盘点心。湛允好!祁王给我生个孩子。湛允你确定只要一个???这就是一个美貌姑娘凭着生活智慧赢取幸福生活的故事!本文甜宠文属性,

温一言 连载 31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Miang 连载 65万字

世子你别乱来
世子你别乱来

大宁王朝百年,天子病重,太子监国,朝中宦官当道,把持朝政。江湖动荡,南北藩王并立,威胁皇权,虎视眈眈。恰逢临王世子外出巡游,遭埋伏身死!林江年从破庙中醒来,便有神秘红衣女子逼他假冒刚遇害的临王世子。为了活命,林江年不得不深入临王府,装世子,娶公主,打皇子……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伪装成一名合格的纨绔世子!——————————非权谋,披着武侠架空背景下的轻松日常感情文

柠檬213 连载 254万字

神话版三国
神话版三国

坟土荒草 连载 3215万字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武官之子的科举路

【本文将于10月26日周三入V,届时三更,请大家继续支持。】卫景平穿越了,穿成了一个卸甲的从七品武官之家的老来子。他上面有三个亲哥哥,大哥擅射,一把弯弓百步穿杨,吓得山里的大雕连夜叼着崽儿搬家......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士族之女的种田青云路

专栏有完结文《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预收文《东宫小女官》,蟹蟹关注~胎穿成高门贵女,孟令姜在富贵窝里长到十五岁时,北方战乱不休,孟氏举家迁往江南。离开京城后没了家产傍身,娘亲又病弱,仅靠着府中青黄不接的月例银子过活,很是艰难。望着沃野千里的江南,想着后世这片土地上的繁华,孟令姜给自己拿了个种田的剧本,哐哐开荒种地,稻麦兼作,推广牛耕,改良水车,疏通水利,制糖养猪……最喜欢的莫过于五谷丰登猪壮禽肥。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穿成捕头之子的科举路

简介:成长·逆袭征文“逆流而上,鱼跃龙门”参赛理由:男主刻苦学习,科举入仕,步步为营,逐渐走上人生巅峰。文案如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简介:沈持胎穿到大弘朝的没玉村,爹是县衙小吏,俸禄低但凑合咸鱼。然而在乡野间皮到六岁时,他娘告诉他,在京城有个跟他订了娃娃亲的未婚妻。他娘还说,未婚妻家里是当朝四世三公的侯门......

三六九龄 言情 连载

[历史]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 我要吃月亮
[历史] 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 我爱吃大肘子
[历史] 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 一点墨染
[历史] 大明风流 隔壁小王本尊
[历史] 我在三国逆转乾坤 小玉米芽
[历史] 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 九月的槐树
[历史] 谍海无名 往复生还
[历史] 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 三六九龄
[历史] 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 婉似朝芸
[历史] 我家娘子太体贴 扶摇九天
[历史] 大宋小农民 沭河小花生
[历史] 朕,乃万岁! 生哥是也
[历史]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我叫罗小飞
[历史] 明末:边军不退 沐风叶
[历史] 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 玄冥铁骑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7-06 22: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