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65

大明官 随轻风去 加书签

力不及方清之。”

天子看到这里,便裁断道:“毋须多议,就是方清之。”

天子一锤定音,众人便知道大明朝多了一个未来宰辅。是的,从现在开始可以说,方清之已经注定要入阁了,就像前面几年的徐溥一样,这就是当大行皇帝实录副总裁的影响。

如果论起词臣升官的终南捷径,担当实录副总裁绝对是最好的,连之一都不用加。只是这个门槛太高,一般人根本没有资格参与角逐,只能做梦想想。

这个门槛有三要素,势力有高层力挺、名望压倒性的服众、才华仁者见仁缺一不可。

当然,除了上述三要素,还得能碰上皇帝驾崩,遇到在位四五十年不崩的,那怎么修实录还好成化天子没有让方清之、李东阳这批大臣等多久

再具体到方清之身上,被贬谪之前是五品,这次千辛万苦的回来后,必须要高升。即使没抢到少詹事位置,但肯定也还的另外安排别的四品位置。

以四品官衔充当实录副总裁,修完之后踏进正三品门槛毫无问题,而且还必须是品格较高的正三品,那除了六部侍郎别无他想。

按照国朝惯例,一位极有名望的大清流,当了六部侍郎之后,距离入阁就只有一步之遥了,所缺的只是熬时间而已。就像成化时代的徐溥,一直担当礼部侍郎兼翰林学士,然后最近变身为大学士加尚书衔。

所以总而言之,方清之已经相当于内阁新一代接班人了,甚至天子也默许了这点。

对此徐溥没有说话,也也不敢说话,只能暗暗苦笑。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现在最明白其中滋味的,只有自己了罢

徐溥想道,真是天威莫测,永远也不要小瞧帝王心术。当年万安这届内阁当权,他徐溥被视为接班人,站在了万安后面;而今他徐溥入阁,并迟早要当首辅,可是又有新一代的接班人站在自己后面了。未完待续。。

s:已经临近尾声,突然有点舍不得继续写了,唉

第七百九十八章一个传奇

在此之前,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次君臣面议只是普普通通的一次。但是当它结束后,大多数人却都发现它并不普通,甚至说是标志性的事件也不过分。

所以散去并不意味着结束,议论仍在持续,并且会持续很久。现在所有人都已经后知后觉的意识到,朝廷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格局就此奠定。

更有甚者,某些“悲观”的人开始怀疑徐溥徐大学士的能力。由先前的“徐大学士初来乍到还差点意思”,变成了“徐大学士到底行不行”

翰林院掌院学士和詹事府少詹事,一个执翰林院之牛耳,一个乃宫詹领袖,确实都是非常顶尖的词臣官职,前途不可限量。

但这俩在目前都是虚的,一方面内阁新换届,翰林学士短期内没有多大晋身可能,而另一方面东宫无人,詹事府也是纯荣誉职务。与吏部天官和实录副总裁比起来,实惠性就差的太多了。

在别人眼里,简单总结下来,就是徐学士拿两个非常实惠的官职差事,换回来两个目前无法折现利益的虚职,怎么看都是赔本买卖。

特别是强行推举谢迁为少詹事,在方清之晋身实录副总裁之后成了名不副实的笑柄,不免有好事者嘲笑这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对此徐溥一点火气都没了,他输的实在没脾气,该对谁发火故而只能暗自总结教训,等待来日方长了。只可惜,谢迁笼罩在方清之的阴影下。几无可能再翻身。

从成化十三年金榜题名至今,方清之用了十年时间。终于完成了对谢迁的超车,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领先优势。目前这场赛跑已经临近终点。谢迁想反超已经没有机会了。

既生瑜何生亮,理想成了泡影,谢迁本人的苦闷不知道对谁去说。其实时人也有看得透彻的,对此一针见血的评论道,谢余姚装逼装不过老方,吵架吵不过小方,所以面对父子联手只能徒呼奈何,败得不冤枉。

内阁、天官、接班人一旦明确,朝廷框架就算基本稳定了。接下来只需要等待成化年间被贬谪发配的正人陆续回京,彻底完成拨乱反正。

在此之前,最先从外地回到京师的却是前司礼监掌印太监怀恩,他回来的比任何一个外地大臣都要早。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怀恩公公从凤阳回京,空间距离上比大部分人都要近,尤其是云贵四川这些地方。

二是怀恩公公被发配到凤阳,几乎就是无所事事,接到圣旨后立刻就能动身出发。而其他被贬大臣在地方多少都是担任着职务。须得先把公务交割清楚,节奏上自然比怀恩公公慢一拍。

话说这怀恩公公回京可是一件大事,大到了天子亲自出宫迎接,分量由此可见一斑。朝臣对此纵然有议论,却拦不住天子的态度。朱祐樘在宫中当了十二年太子,一直处于万贵妃高压之下。能撑过来靠的就是周太后和怀恩的庇护。

然后司礼监掌印太监覃昌迅速称病辞职,回家养老去了。天子也并没有难为覃昌。于是怀恩公公又重新坐回了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位置上,这是不亚于内阁首辅更替的事情。朝臣一样很关注。

再之后就是司礼监诸太监的变动,以怀恩为主导。万贵妃党羽当然要从司礼监中彻底清除,而陈准、萧敬等怀恩亲信则进一步被重用。这其中又牵涉到一个特殊人物,那就是司礼监秉笔太监兼东厂提督汪直。

按理说,汪太监为万贵妃手下最有名的亲信,在这种时候绝对是被杀伐果断的对象。没见那梁芳梁太监已经被发配边疆为苦役了,汪太监与梁芳齐名,又能好到哪里去何况怀恩对汪太监也不大感冒。

但是如何处理汪直,让天子犹豫不决了。一来对天子有养育之恩先皇废后吴氏亲口为汪直求情,这份情面总要顾及;

二来传说当初汪太监对东宫多有回护,没有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三来最近汪直为驱逐万安立下功劳,若不是汪直发现了那些密疏,万安还不知要赖到什么时候。

正由于上述三点,致力于打造宽厚“仁君”形象的天子才会拿捏不定。如果真处置汪直,只怕会招来忘恩寡义的议论。

方应物了却自家的事情,又操心起宫中,此时便力劝汪芷道:“当断不断,反受其害。我早就说过,你想彻底保全很困难,现如今不是有贵妃娘娘庇护你的时候了,故而司礼监与东厂只能保留一个。

眼下天子尚在,你不妨主动后退,辞去司礼监与东厂其中一个,想必天子就到此为止,不会再有另外重惩了。”

汪芷沉思半晌,下定决心后,抬头道:“明日便上疏辞去提督东厂的差事”方应物对此稍稍讶异:“我以为你会舍不得丢掉东厂,没想到你专心留在司礼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大明官》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官》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随轻风去的小说《大明官》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随轻风去并收藏《大明官》最新章节。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崇祯重振大明
崇祯重振大明

一个现代人穿越成为大明崇祯皇帝,重振大明朝的努力。以《崇祯长编》《崇祯实录》《酌中志》等为准,前期按真实历史上的时间线写。

凤凰北斗 连载 138万字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1765年,周子布来到大幕将要拉开的南洋,他穿越成了河仙鄚家的子弟。在这风云激荡的前夜,他该如何整合纷乱的华人势力、对抗欧洲殖民者的压榨?甚至北望故国,神州陆沉的悲剧何时结束。嗯,不如定个小目标,先从娶华人英雄吞武里大帝郑信的女儿开始吧!

人到中年纸老虎 连载 11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覆汉
覆汉

负大任,回千年,群雄并起三国乱,逞义气,斗江山,逐鹿中原起烽烟,狂风起,旌旗卷,刀关剑影月光寒,图天下,留美谈,万里山河碧血染。一个古汉语专业大学生坑爹穿...

榴弹怕水 连载 503万字

大明小学生
大明小学生

南京城里,秦淮河畔,卑微少年站在历史的路口,贫穷人生从遇到富婆开始。大明的韭菜们并没有资格自称学生,那只好先当小学生了。

随轻风去 历史 连载

大明话事人
大明话事人

礼崩乐坏的年代,虽然我林泰来出身社团,但我也是一个能科举入仕的读书人!我还是爱大明的,我要深入批判封建王朝的腐朽性!只是,我一不小心成了腐朽本身。

随轻风去 历史 连载

费路西传奇
费路西传奇

被笼罩在银光里的费路西面带冷笑看着这些人,他自从来到高沙,没少受这种人的挑衅。不知天高地厚、不自量务的人,今晚就给你永生难忘的教训吧。费路西用最慢的速度拔出自己的剑,他的手每移动一下,人们的心就跳一下,一把没拔出的剑似乎给了人们莫大的压迫感,多数人不自由主地停住了呼吸……

随轻风去 玄幻 连载

奋斗在新明朝
奋斗在新明朝

宅男文科生穿越到一个莫名其妙的大明朝,起点很低,身为粗鄙小衙役,科举之路是没指望了,且看主角如何欢...

随轻风去 其他 连载

仙官
仙官

本书简介:叶行远穿越成唯一的九世童子身,在这陌生的神仙妖怪世界里,读书科举考进士,皇家天命授神通。他还发现,前身给自己留下了外挂!然而天机与道统纠缠不清,神仙与凡人相爱相杀,妖......

随轻风去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7:4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