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统江山 (第1/3页)
怒而飞孤鸿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1.誓师出征
588年五月二十三日,杨坚下令,在寿春设立淮南行台,任命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很显然,杨坚这就是要让杨广来做这个南伐总司令了。
二十八日,杨坚在太庙祭告祖先,并任命晋王杨广、秦王杨俊、清河公杨素三人都为行军元帅,太子杨勇留守长安。
杨坚的安排如下:杨广统率军队从六合出发,杨俊统率军队从襄阳出发,杨素统率军队从永安(重庆奉节)出发,荆州刺史刘仁恩统率军队从江陵出发,蕲州刺史王世积统率军队从蕲春出发,庐州总管韩擒虎统率军队从庐江(合肥市)出发,吴州总管贺若弼统率军队从广陵(扬州市)出发,青州总管燕荣统率军队从东海(连云港)出发,八路大军,共有行军总管九十位,兵力五十一万八千人,都受晋王杨广的节度指挥。
杨广只是名义上的总指挥,实际上的决策权在晋王元帅府长史高颎、司马王韶等人手中。
具体派哪些将军呢?大家都知道,只要参与了这次战争,都能加官进禄,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窦荣定、李询、达奚长儒前不久去世,但现在的隋朝根本不缺人才,杨坚有的是人才。于仲文、源雄、崔仲方、崔弘度、侯莫陈颖、裴矩、王颁、宇文述、史万岁、周法尚等等,隋朝拿得出手的将领全都参与了。
五十万大军,有多庞大?东起海滨,西到巴、蜀,旌旗耀日,舟楫竞进,横亘连绵千里。
这八路分为中上游与下游两部,杨俊统帅中上游三路。他率水陆军由襄阳进屯汉口,以阻挡中游陈军支援下游南朝陈首都建康。杨素率舟师出永安东下,刘仁恩出江陵与杨素会和,最后抵达汉口与杨俊军会和。杨素与刘仁恩军负责驱赶长江中游一带的陈军到汉口围歼。
杨广统帅下游五路。杨广率军出六合,庐州总管韩擒虎出庐江,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这三路集中围攻建康。蕲州刺史王世积率舟师出蕲春攻九江掩护杨广主力军。青州总管燕荣率舟师出东海沿海迂回南下入太湖,以奇袭吴县(江苏苏州),深入三吴以支援杨广主力军。
十一月初二,杨坚亲自为出征将士饯行,并举行誓师大会。
十二月初五,正当八路大军跃跃欲试之际,北边传来一个好消息。那个文武双全的叶护可汗处罗侯,在西征达头可汗玷厥的时候,被流箭射中,死了。东突厥人拥立雍虞闾为可汗,号都蓝可汗。都蓝可汗继位后,依照突厥习俗续娶曾嫁给其父摄图、其叔处罗侯的大义公主为妻,并派遣使者到隋朝都城长安,杨坚赐给他物品三千绸缎。东突厥每年都派遣使者来隋朝朝贺贡奉。
就在杨坚誓师大会的同一天,陈叔宝颁布了一条诏书:“大凡商讨案件宽缓刑罚,是做帝王的应垂示的范例,感化恶人使不再作恶,同时免去死刑,乃是仁爱之人所存之心。自从画衣冠、异章服即谓之杀戮的政风消失,酷吏崛起,法律之作用日益明显,百姓动辄得咎,不知所从。朕君临环宇,正当风俗浇薄的末世,有各式各样的刑典,显示政治不够清明,各种徇私枉法,实在令朕惭愧。眷顾监牢种种景象,我的哀怜之心隐隐作痛。可预定日期在大政殿审讯案件。”
陈叔宝忙着搞刑罚改革呢,可见,他并不是一个傻子,他深知,自己的国家必须自己负责。
大兵压境,使者又被扣留,陈叔宝忐忑不安。
“陛下无忧,长江天堑,隋军一个都别想过江!”沈客卿笑着说。
“是呀,陛下,没什么好忧虑的。”施文庆也说。
陈叔宝也笑了起来:“也是,长江这么宽广,敌人怎么过来呢?”
“嘿嘿,元会(春节)在即,陛下,应该让镇守江州、南徐州的两位王爷回京,咱们好好热闹一番,提提士气。”
“爱卿所言极是。”陈叔宝居然真的把镇守江州的陈嶷、南徐州的陈彦两位儿子给弄回建康了。
既然陈叔宝找死,那就怪不得隋军了。
先看下游的高熲。
隋朝军队进至长江北岸后,高熲下令贺若弼、韩擒虎二人,准备集结大军秘密渡河,并且联络建康城内的裴蕴等卧底。高熲问薛道衡:“此次大举出兵伐陈,江东地区必定能攻下吗?”薛道衡跟随大军出征,掌管文书机密。
薛道衡回答说:“一定能攻下。晋朝术士郭璞曾经预言‘江东地区分王立国三百年后,当复与中原统一’,现在三百年的时间已到,这是其一。皇上生活节俭,勤于政事,而陈叔宝却荒淫奢侈,昏庸无道,这是其二。国家的安危兴亡在于用人,陈国任命江总为宰相,而江总只会赋诗饮酒,不理政事;又提拔刻薄小人施文庆,任命萧摩诃、任忠等人为大将,他们只有匹夫之勇而无智谋,这是其三。我们政治清明,地大物博,陈政治黑暗,地域狭小,估计他们的军队不过十万人,西起巫峡,东至大海。如果分兵则势力孤单弱小,集兵则会顾此而失彼。这是其四。所以,势在必胜,事不迟疑。”
“听了你分析的成败之理,令人豁然开通。我原来只是钦佩你的才学,没料到还能如此运筹帷幄。”
一旁的杨广、王韶等人也感叹不已。
“咱们何时渡江呢?高公?”杨广年轻气盛,他很想拿下灭陈的大功。
“裴蕴传来消息,现在陈叔宝君臣都在为元会节做准备,”高颎停了下,摸了摸胡须,“那不防就在元会节渡江,打他个措手不及!”
众人一致叫好。
“现在的关键,还是继续迷惑敌人,让对方疲于应付,然后就疏于防范……”
“行,”杨广站起身来,走了几步,“传令下去,让贺若弼、韩擒虎二位将军,每天伪装渡江,搅扰陈军。”
于是,贺若弼卖掉军中老马,大量购买陈朝的船只,并把这些船只藏匿起来,然后又购买了破旧船只五六十艘,停泊在小河内。南陈派人暗中窥探,认为中原没有船只。
贺若弼让沿江防守的兵士每当轮换交接的时候,都一定要聚集广陵。于是隋军大举旗帜,营幕遍野,陈叔宝以为是隋朝大军来到,急忙调集军队加强戒备,随后知道是隋军换防交接,就将已聚集的军队解散。时间一长,陈军沿江守军习以为常,看到对方的士兵和旗帜后就大笑了之。
“哈哈,你说这隋军简直没事干,每天换来换去的,累不累呀?”
“是呀,我几十天了,他们雷声大雨点小,恐怕是没船渡江吧?哈哈!”
“他们是有船的,不过北方的野蛮人不会游泳,而且晕船!”
大家都笑作一团。后来陈军对此已习以为常,就不再加强戒备。
2.牵制敌军
中路的杨俊到达汉口后,周罗睺、荀法尚等将领赶紧指挥监督江夏(武昌)一带沿江的军事防务,严阵以待,双方僵持下来,几个月没动静。
上游的杨素率领水军顺流而下,越过三峡,进至流头滩(湖北宜昌)。陈慧纪派遣戚昕率领青龙战船一百余艘防守狼尾滩,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隋军将士因而担忧,杨素召集大家开会。
司马李安率先发言:“水战不是北方人的特长。如今陈国的军队依据险要停泊船只,必定轻视我们而无防备。夜里袭击他们,可以击败贼兵。”李安自从告发宇文招、李璋的阴谋,成功救杨坚一命后,仕途上一路畅通,这次南征担当了杨素这一路的大军司马。至于他的堂弟李渊,资历还是不够,还在长安给杨坚当保镖呢。
杨素点头表示认可,然后说:“成败在此一举。我军如果白天下船进攻,敌军就会知道我军虚实,加上滩流迅急,船只难以掌握,我们就失去了居于上游的便利条件;不如在夜里突然袭击敌军。”
杨素亲率领黄龙舰船数千艘,将士衔枚顺流而下,又派遣王长袭率领步兵由长江南岸攻打戚昕别处营垒,刘仁恩率领骑兵由北岸向白沙进发,黎明而各军皆至。在先锋李安的带领下,一起发起进攻,戚昕战败逃走,隋军俘获了陈朝全部将士,慰劳后加以遣返,秋毫不犯。
杨素顺流东下,舟舻舰船布满江面,旌旗甲胄鲜明耀日。杨素坐在一只平板大船上,仪表堂堂,陈军看见后,都心中惧怕,说:“清河公(杨素)真像是长江水神!”
戚昕战败消息传来,陈慧纪派遣南康太守吕肃和将领陆伦拒守巫峡,用五条铁索封锁长江,暂时阻挡了杨素的步伐。
南陈沿江镇戍要塞听说隋军将到,相继飞书奏报朝廷;但是中书舍人施文庆、沈客卿把奏疏全部压下,没有呈奏陈叔宝。
一边是杨素在上游咄咄逼人,一边是陈叔宝自毁长城把江州的军力撤回建康,江面上没有一只战船,而上游各州的军队都受到杨素军队的阻拦,无法增援。
不仅如此,陈叔宝还把怀疑的眼光放在了湘州。
湘州刺史晋熙王陈叔文,排行十二,在职时间长,非常得民心,他据有长江上游,陈叔宝心中猜忌他,加上施文庆的撺掇,打算征召陈叔文入朝。
毕竟大军压境,陈叔宝还是很犹豫的。
“陛下,你忘了始兴郡王(陈叔陵)的前车之鉴了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怒而飞孤鸿影的小说《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怒而飞孤鸿影并收藏《后三国演义:隋唐的诞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