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55、民间芦笙队(3)

通过仰亚几天时间的努力,人员总算是找来了。这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七八个,五六十岁的‘年轻人’十二三个。比仰亚年轻的,有四五个。其实,这已经是寨子里现有在家的大部分人了。还有的,就只有学校里的小孩了。

学校里的小孩,通过上次,现在,仰亚也不敢了。那种场合,特别是老人过世,确实不太适合带孩子一起去。上次回来,被年轻的小李老师‘收拾’了一顿后。过后,仰亚想想也是,不能耽误了孩子们的学习,至于以后他们是不是会吹芦笙,愿不愿意吹芦笙那是另一回事。

一开始,九爷是不相信仰亚能够把寨子里大部分人都招来的,所以,他才给了仰亚这样的承诺。可是现在,仰亚是真的把人招来了。九爷也不得不兑现自己的承诺。

九爷重新回忆了以前他和仰亚爷爷他们一起吹芦笙跳芦笙舞的情景,一幕幕的往事又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慢慢地回忆,慢慢地想起那些过程和细节。在他的心里,已经有了一定的梭角。所以,九爷和仰亚开始在晚上把大家集中起来开始‘培训’。

芦笙唱堂舞,最基本的都要十二人,以上是十六人、二十四人、三十六人等,按照目前的具体实际,仰亚他们决定从十二人的最基本的组合排起。

由于有好些老人,他们来的时候,仰亚都答应过,不能把他们带到更远的地方去吹芦笙了,他们只能是在自己的这个寨子里有事才能来吹芦笙、跳芦笙唱堂舞。其实,即使他们答应能够带到外面去,仰亚也不敢。都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带出去,起早贪黑的,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仰亚也是吃不了兜着走。所以,仰亚和九爷商量,最后,把这些人分成两队,即一个‘青年队’,一个老年队。把几个年纪在六十多岁的‘中年人’,编排进了老年组,而把比仰亚更年轻的几个人加入到了‘中年’组。

这样,一个好处就是,到时可以分开来应付,比如说同时有事时,远处的,就可以派出中年组的人过去。而就在自己寨子上的事情,就委托给在家的‘老年队’去。

而对于现在,最好的好处就是,这帮老年队,基本还是有一定水平的,至少对于芦笙的基本曲调他们是嵌入的,大部分也是会吹的。而‘中年队’的,除了能把芦笙吹响,对于好多人来说,就已经是他们最大的能耐了。有些,根本就是脱不了仰亚的面子才勉强来的。

这样分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中年组可以完整地看到老年组的表演,每个人针对自己所确实

的角色和‘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从老年队这边得到学习。

一开始,都是由九爷一起,教大家的一些基本功、基本队列队形等,等把这些教好后,就由九爷和仰亚分开来带。九爷带老年组,仰亚就带中年组。

其实,从九爷这里,仰亚也学到了不少的芦笙及芦笙舞知识,这是他以前在宣传队里没有学到过的,也是原来小时候在看爷爷吹芦笙时没有注意到的。这几天,还真的学到了不少。

练习了几天,大部分人也都会了不少,兴趣上也增强了不少。由于下个月就要到上次来找仰亚的那家去帮忙吹芦笙了,所以,仰亚还是增加了练习的时间。有时,仰亚在白天也都通知大家过来练习。

这样一来,又带来了另外的问题。

每一个家庭,不管是老人还是中年人,都有自家做不完的事,本来对于仰亚说是要叫大家来重新排练芦笙舞,家里的人,有好些都不是太支持的。如果只是在晚上,大家不是太忙的时候,作为一种业余爱好,那家里人也不会反对他们。

可是,这一开始,每天晚上一吃完晚饭就往练习芦笙舞的地方跑,有时甚至全家人都已经睡觉好久了都还没有回去。而现在,就连白天,有时也要朝着芦笙场跑了。

每个家里,能上山干活的,每天都忙着上山干活。老一点的,等家里年轻人上山干活后,也要在家里或者煮饭、喂猪、看孩子等。

现在可好,一有空,找着借口就往芦笙场跑。

昨天,就发生了一件事情,差点没在芦笙场里吵起架来。

这天,早上下起了雨,大家也认为雨会一直下下去。所以,王大爷就按照仰亚及九爷交代的,只要是下雨,家里人不上山干活时,就主动到芦笙场来练习芦笙。

所以,一下雨,王大爷就自然地过来了。可是,没过多久,雨又停了。所以,王大爷家的儿子媳妇以及老伴又都到山上去干活去了,他们本以为,雨停了以后,王大爷就会赶回家。

以前也是这样,由于王大爷的腿脚不是很方便,所以,家里人也没希望他天天跟着一起到山上去干活,所以,就把家里的煮猪食、做早饭等的事情交给了王大爷。

可是,今天,王大爷以为家里人还在家,家里干活的人又以为雨停了以后,王大爷就会回家去。所以,一直到中午家里人回来,不但没有吃上饭,就连猪圈里的猪都饿得直接爬上了猪栏,伸着长长的嘴和脖子不停地在叫喊。它们也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主人到这个时候都还没给它们‘饭

’吃。那叫声,可怜中又带着一种埋怨,吵得人也心烦意乱。

儿子媳妇一看,灶是冷的,锅是空的,脸一下了拉下来了。可是,作为晚辈,也不好说什么,只是在嘴里埋怨几句,带着疲累和饥饿,默默地自己去干了。

王奶奶也看到了媳妇儿子脸上的不好看,自己的心里也不舒服。一家人累了半天,这老不死的就只顾着自己吹自己跳,家里什么事情也不管。就连猪在圈里叫得人心惶惶,他都没想过要回来看看。想着想着,王奶奶的心里也有气。就直接朝着芦笙场上来了。

“老不死的,你是要吹芦笙当饭吃?还是不要这个家了?这一大半天了,你也不回去看看,你看猪都饿成什么样了?儿子媳妇忙了半天,回来还得自己慢慢煮饭煮猪食。”

好在,王大爷已经习惯了自己老伴的这种‘不客气’,一听到老伴的声音,嘿嘿嘿嘿地就笑了。

“啊?我还以为你们都在家呢,这不下雨了吗。”

“你好好地看看天,现在还下雨吗?”王奶奶说着,就朝着王大爷走了过去,伸手就要去抓他的耳朵。王大爷轻车熟路地就避开了。

“早上我来时,不还在下雨吗?哪知道后来你们又上山了。”王大爷赶紧把芦笙放在旁边的凳子上,绕过老伴的身边,急急忙忙地就往自已家里赶紧,引得一起在练习吹芦笙的人一阵好笑。

大家的笑,王奶奶更是生气,用手指着大家。

“一群没正经事干的,都一大把年纪了,还一天天跳跳跳,不吃饭了,我看你们还跳得起来不。”说着,躬着腰又急急地追着王大爷去了。

同样的事情,在前几天也发生过两次。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谁让他玩游戏王的!》《这个武神太极端了》《吞噬星空2起源大陆我吃西红柿》【笔趣阁】【新搜读】【废柴流小说】《三塔游戏》《朕就是万历帝》【大书迷】《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男团退役,我成了世界宝藏》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男团退役,我成了世界宝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鲁东东的小说《男团退役,我成了世界宝藏》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鲁东东并收藏《男团退役,我成了世界宝藏》最新章节。
穿越当县令
穿越当县令

纪楚一朝穿越,穿成即将上任的小县令。他出身耕读人家,全家十几口人供他念书,念到如今已经二十载。不好再给家人添麻烦,原身考上功名便匆匆参与遴选。无根基无人脉的原身被派往匪乱频生的边关任职。本以为此生再也......

桃花白茶 连载 6万字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叶祈一直是别人眼中温润如玉的玄天门大师兄,直到他被人暗算,修为尽失、金丹破碎、灵根被毁,他就像是变了个人一般,独居孤峰断绝与所有人的联系。后来,叶祈有幸重塑灵根,修为甚至更进一步,但曾经温润如玉的大师......

烟波江南 连载 9万字

捞尸人
捞尸人

《捞尸人》人知鬼恐怖,鬼晓人心毒。这是一本传统灵异小说。...

纯洁滴小龙 连载 131万字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

《CS:才16岁,让我老登逆袭?》刚刚考上大学的江阳因选错专业问题而苦恼着,正思考着未来的道路,老登逆袭系统突然就来了。【三十岁,你职业成绩惨淡,被同时期的天才少年打得道心破碎,终日以直播圈米为生。......

地精咖啡 连载 33万字

文豪1978
文豪1978

社畜林朝阳为了工作忙的连相亲都没时间,穿越后娶了知青点最美的女知青陶玉书。以为是抱上了美娇娘,结果对方考上大学后便断了联系。家里人为此饱受闲言碎语的困扰,林朝阳却满不在乎,改革开放的浪潮正滚滚而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他哪有空为了一个女知青浪费时间?他本打算利用先奋斗几年赚上几个小目标,然后迅速躺平,从此当一条咸鱼,弥补自己上辈子兢兢业业赚钱却未曾享受过一天自在生活的遗憾。可还没等他实施计划,消失

坐望敬亭 连载 165万字

上交吃瓜系统后
上交吃瓜系统后

水灵灵的男大生李潇苟穿书了,穿成了十八线小演员,还绑定了吃瓜系统。——只要他方圆三十米内出现的生物,他能吃上他祖孙三代的瓜。李潇苟表示:吃瓜,好累的。于是转身向国家走去——他把系统上交了。三天后,拍......

鲁东东 言情 连载

心声泄露后从路人甲到国民男团
心声泄露后从路人甲到国民男团

部分存稿被蠢作者搞丢了,下周三之前先隔日更(哭倪秀一觉睡死,醒来穿进异世界,参加了《男团的夏天》选秀,成了排名倒数的男团【兴奋度】的成员,系统还附赠了他一个吃瓜系统。作为一名极致I人,倪秀只想原地淘汰......

鲁东东 言情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1-21 11: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