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眼通天》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微弱得可怜。
今非昔比,北方天下,儒家独崇,拜入儒家的修行者趋之若鹜,那十座脉泉,因而迅速扩张,如今恐怕不再是一泓小泉,而是辽阔湖泊了。
董仲舒若是躲在那里,多少会对疗伤有所裨益。猜到这点,任真开始心痒,忍不住想潜进去探个究竟。
他很想见识一番,传说中的脉泉究竟是何模样,是否有助于自身修行。他更想弄清楚,董仲舒现在伤势如何,以及这位儒圣未来的动向。
他之所以留下来,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很害怕董仲舒回终南山。如果有机会,他宁愿冒险将对方引到别处。
因为,他接下来要去的地方,就是终南书院。
其后几天里,他一直苦苦等待接近脉泉的机会,却一无所获。
时间流逝,他备受煎熬,某一天终于忍耐不住,正准备等夜深潜入时,一场突变的风云降临在西陵。
午后,桃山之巅的铜钟再次响起,却不像平时那般舒缓悠扬,而是短暂急促,明显是突发急事,临时召唤大家集合。
任真赶着牛车,随众多师生一起,登上桃山。
对他来说,看热闹不怕事大,无论怎样,总比枯等董仲舒出关更有意思。
当他来到杏坛广场时,已是人山人海,聚集在这里的师生比往常上课时还多,显然整个书院都集结在一起。
大家七嘴八舌,人声鼎沸,纷纷议论为何临时集合。
人群里,任真扫视着场间莘莘学子,眼尖心细,很快发现不同寻常之处,瞳眸里浮现一抹趣意。
只见在广场一侧,有群年轻人聚在那里,他们清一色身穿雪白长袍,个个器宇不凡,眉眼间流露出天然傲意,在人群中犹为刺眼,彷如鹤立鸡群。
书院授课修行,一般不会对门生的衣着做统一要求,因此大家平时都比较随意。眼前这群青年,却打扮得光彩照人,根本不像是临时赶来的弟子。
并且,任真还察觉到很有意思的一点,这三四十人,修为全都是四境下品,无一例外。这未免太巧了。
谁能有这么大的本事,同时凑齐这么多同品级的才俊,带他们来这里
任真隐隐猜到一些真相,不由嘴角轻挑,笑容玩味,“今天有好戏看了”
没过多久,书院师生都聚齐,随着一名长髯老者登上杏坛,全场顿时陷入死寂,没人再敢喧哗一句。
他们眼神里都透着惊异之情,这不是庄副院长么
到底发生了什么,他居然会亲自现身
众目睽睽下,副院长庄墨寒目光矍铄,只是脸色却不好看,干咳一声,说道:“论语开篇有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今天咱们西陵书院,迎来一群同道中人。”
说着,他左手轻捋长须,右手指向一侧的那群白袍青年。
台下的任真见状,冷笑一声,腹诽道:“还不亦乐乎,看你那副表情,怕是快要哭出来了。明知对方来者不善,何必非要做这些礼仪文章”
这时,那群白袍青年里,为首之人迈步向前,朝下方众人拱手一揖,神采飞扬。
“小生叶三秋,携东林学院一辈弟子,前来拜会诸位师伯师兄”
此言一出,场间众人勃然色变,盯着彬彬有礼的这书生,目光一阵抽搐。
“什么东林学院的人他们竟敢送上门来”
东西党争,水火不容,这是在北唐家喻户晓的事情。为朝堂朋党的根源,东林和西陵两大书院更是剑拔弩张,势不两立,没有半点一脉相承的同门情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