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不紧不慢的走着,很快就到了年末,秋月也即将度过这穿越后的第一个新年。
第九章腊八
第九章腊八
从腊月初七开始,年府就处处显现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下人们不断进进出出忙碌异常,脸上却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欢笑,很有节日的味道。上辈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加快,除了新年、端午这种大型节日,平时的小节日基本上没人过,就算过节也没有这种味道,现在自己到可以真真切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了。
为了了解腊八的历史,秋月还特意在书房里找了些有关腊八的资料,这腊八的由来也算的上是源远流长了。
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月初八,人们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
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的盛大节日。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
而清代在腊八节,全国大部分汉族地区都要喝腊八粥,此粥已从原来的“七宝粥”、“五味粥”的基础上增至“八宝”,并加以点缀,成为既好吃、又好看的腊八粥。它“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粥,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腊八这天早晨,秋月一大早便被年夫人从被窝挖了出来沐浴梳洗。春桃为秋月梳了个双丫髻,戴着大红色串珠,身上一件大红色旗袍配着同款马甲,马甲上还有白绒绒的貂毛,加上秋月精致的五官,远远看上去到真让人心生欢喜。
“三妹妹就是生的好,额娘,您看这真真就像是那画上的童子似的。”秀兰见到秋月的装扮后赞道。“
好嫂子,你就别夸我了,怪不好意思的。额娘和嫂子今日也很漂亮。”秋月告饶到,虽说自己这副皮相很美,可被人这么赤luo裸的夸奖也怪难为情的。
年夫人见了自己可爱乖巧的女儿心中本就欢喜,再听了古秀兰的夸赞,嘴角的微笑都比平时大的几分。用手指点了点秋月的额头,说道:“月儿今日到真像仙女,额娘瞧着到很是喜庆。”
感受到年夫人的欣喜和对自己满腔的爱,秋月心中一阵感动,扑到年夫人的怀中,“额娘,您对月儿真好。”
“傻孩子,你是额娘亲生女儿,不对你好对谁好。好了好了,你阿玛和二哥应该已经在等我们了,走吧”说着牵着秋月的小手,在古秀兰的搀扶下往正房走去。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落崖三载后》《少女的野犬》《权力巅峰》《封神:开局被抽龙筋》《邪神竟是我自己》《圣拳!》《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捞尸人》【重生流小说】《我跟他不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