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接下来的几天,事情的发展和历史上差不多。

孙承宗连夜入驻广渠门外辽军大营,想法很好,但他的到来,似乎对辽军的稳定没有起到崇祯预想中的效果。

一夜之间,辽军大营空空如也,数万兵马不翼而飞。

袁崇焕被抓几天之后,锦州前锋总兵官祖大寿起营东溃,连带着他麾下的几大总兵,数万精锐辽军全都直奔山海关仗也不打了,都直接回老家了。

崇祯皇帝又急又气,忙诏孙承宗飞马安抚,连发圣旨诏祖大寿回来保卫京师。

孙承宗也确实是没想到当场被打了脸,祖大寿压根没在乎他这个帝师的面子,居然在他入营的当晚连夜拔营跑了。

睡醒之后,他也是挑了一匹快马从安定门驰出,星夜追赶祖大寿,打算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百官连日上朝,也是风声鹤唳。

建州女真突然入寇,在畿辅之内杀人放火,大明朝野震惊,就此而来牵引出了各种问题。

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在朝臣之中风起,便是辽镇以及其余勤王边镇的粮饷物资问题。

崇祯之所以召李顺祖平台召对,最大的想法还是省点钱。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拍马逢迎之术并不是李顺祖的个人专利,在朝上这些大臣也都是耍的贼六。

袁崇焕被捉拿后,弹劾他的奏疏雪片一般飞往乾清宫,

古有张巡掘鼠而军心不变,大明边军拿着全国最高规格的待遇,却连守御外敌都做不到,尤其辽军,袁崇焕两年前夸下海口言称五年平辽,如今女真人却在大明天子畿辅之地肆意妄为。

崇祯皇帝对辽军的不满日益显现,召对李顺祖、车天翔二人目的为何,现在也几乎是明摆着的。

大臣们确定了皇帝对边军开支甚大的担忧,就开始争相表演,围绕着节省开支群策群力。

首先是左都御史曹于忭上疏,一奏百官素俭,二奏加重考核罚俸,三奏辨明贪腐廉洁官员,择优留用。

随后,都察院御史刘宗周上奏请开京察。

言官毛羽健、梁子潘等人也都轮番上疏,表明支持京察之议,请汰冗官、冗员。

一场声势浩大的京察,似乎即将在崇祯二年的年末上演。

一开始由于站出来的都是大佬,提意见也是兜着来,以场面话忽悠崇祯为主,论调主要围绕着裁撤冗员节省开支,虽然有故意拍马屁的意思,但总体来说也算好事。

但是大佬发完言,下边的小弟也想喝口汤啊,论调就跟着歪了。

刑科给事中刘懋也想跟个风,但是他的官位不大,不能在诸多大佬之前上奏,等轮到他的时候,该提的都被前边人提差不多了。

那怎么办呢?

于是这货灵机一动,提了一条歪路子。

即,裁撤驿站!

崇祯许是年方十九,对裁撤驿站的重要性不太了解,听刘懋夸的天花乱坠,一年能给朝廷节省开支数百万云云,一想还有这好事,当场就一个激动同意了。

提出裁撤驿站的刘懋原地连升三级,从刑科调任兵科,任左给事中,被崇祯委以专办裁撤驿站之事的权利。

常人用三年也走不完的仕途,这小子一个瞬间就完成了,岂不令人羡慕?

此例一开,朝中上下更是裁声一片。

崇祯皇帝诏李顺祖平台召对,为的其实也就是节省辽军开支,顺便考验一下这个李家子嗣的真实水平。

跟刘懋因为一句话连升三级这种事一比,李顺祖被重新启用为广渠门提督实在是芝麻绿豆一样的小事,根本不足以这些朝堂大佬去担忧。

不就是想省钱吗?那就裁吧!

崇祯皇帝十七岁少年继位志在中兴,恨不得明天大明就在自己手上重新崛起,明显是被文官们一句句好话忽悠瘸了。

一连几天的朝会下来,整个大明形势风云突变,圣旨一道接着一道,裁军、裁官、裁员,裁撤全国驿站,崇祯皇帝满面红光、热情高涨,能裁的全裁了。

崇祯大刀阔斧,力行整顿之事,提出裁撤的官员基本都当场高升,专事专办。

不久之后,裁撤驿站的消息就会通过驿站传递到全国,在西北驿站混日子的李自成同志一不小心光荣下岗,成了无业游民,回家还正好发现小娇妻和好兄弟通奸。

欠了一屁股债,头顶一片青青草原,工作还没了,又赶上艾举人带着官府来讨债,一夜之间,李自成的人生达到了谷底,这日子真是没法过了。

那天晚上,李自成喝了点酒,越想越憋屈,这辈子好像没一件事是顺心如意的。

老子堂堂七尺男儿,怎么能活的如此憋屈?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崛起的石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最新章节。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

关于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顾川,你要造反吗!”“陛下,臣冤枉啊!”“那为何玄月军统领、白莲教圣女、影衣密卫、珈蓝女王、道宗行走……都在你这里!”顾川发誓,一开始他只想躺平。可躺着躺着,身边跟随的人就越来越多了。没办法,他只好提枪上马,安定天下!武凰元年,女帝登基。金銮殿上,女帝质问:“顾川,你这是要以下犯上吗!”“陛下,臣不敢!”“你敢!”

一只小冻离 连载 118万字

玄天宗修行记事
玄天宗修行记事

生在修真界玄门第一大宗玄天宗领地父母都是宗门弟子这算什么?这不就是相当于投胎清华学区房,爹妈还是校职工?Easy模式开启,人生还不随她浪!

枯泽 连载 10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秦吏
秦吏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上了一个大时代。六王毕,四海一!千年血统,敌不过军功授爵。六国豪贵,皆被秦吏踩在脚下。黑夫只想笑问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南取百越,北却匈奴,氐羌西遁,楼船东渡。六合之内,皇帝之土。在他参与下,历史有何改变?秦始皇固有一

七月新番 连载 527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大明1629
大明1629

穿越到崇祯二年,正值已巳之变前夕,萧亦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明末,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贼虏虎视眈眈。然朝堂之上依旧是党争不断、内斗虚耗,盛极一时的华夏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一支铁军在小小的永安堡悄然破土。靖蔚州、定大同、开大阵、窥天下,在永安军的钢铁荆棘下,一幅辽阔的晚明战图就此展开!北风狂啸,山雨欲来,刀锋所向,即为大明!

崛起的石头 其他 连载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皇帝一病不起。楚、齐、浙各党在争斗中一败涂地,东林党人趁势崛起,众正盈朝。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席卷辽东,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流寇纷起,人心惶惶。皇长子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口中高呼: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小说《庶子成皇》是由崛起的石头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庶子成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崛起的石头 言情 连载

史上最强崇祯
史上最强崇祯

关于史上最强崇祯:穿越成崇祯,南有李闯逼着上吊,北有鞑清虎视眈眈,且看朕如何以毒攻毒,让东林党统统去死,做一个乱世昏君!东林诸臣:最怕皇帝不要脸!(PS:已有两本百万字以上作品,人品保证,列位臣工放心收藏,唯一书友群4.8.9.9.5.3.1.4.8)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3-14 10: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