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昂贵的摄影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雨天下雨 加书签

如果是在楚国官场里,把视野拉得太高的话,那么从六品也不算什么。

毕竟在大楚帝国里,地方主官的级别经过多次的调整,目前已经比较高了。

比如镇这一级别的知镇早些年的时候是正七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镇的规模也很大,多的甚至能有十几万人口呢,这么多人口的一个镇,其主官才正七品就太低了,因此现在的镇这一级别的主官,已经改为从六品了。

而知县的话,则是从昔年的正六品进一步提升到了正五品,而一些超大城市里县改区后,其级别更高,能够达到从四品。

徐申学认为,一个县少了管几万人,多了管十几万甚至更多人口,正六品,从五品都不够看,少说也得安排一个正五品官。

而大城市则是更特殊一些,大城市里的人口众多,经济发达,不能用常规的县级别去看到这些城市里的各区,因此大城市里的各区,行政级别也高,普遍是从四品,而少数获得加衔的甚至能够有正四品。

在这种体系下,县级衙门里,知县乃正五品,县丞、主簿是从五品,协助知县分管多项事务的县典吏是正六品。

县衙门里各科科长,巡警局局长等县级机构主官以及各镇知,则是从六品。

副科长等副职则是正七品,从七品作为更低一级别各科室内的组长品级。

而八品以及九品,依旧是科员们的品级。

在大楚帝国里,上了从七品后才能够担任管理岗位,当然,到了这个级别只是说有担任管理岗位的资格,不代表着你就当组长了。

实际上很多干了几十年的老科员,人家也是七品的品级呢,但是只享受相应的薪资待遇,并不意味着就能当组长这种最低级别的管理岗位。

实际上别说从七品了,就算是领着正七品,正六品待遇的科员都有。

同时帝国的相应吏务制度里也规定,管理岗位的提拔和任用,必须有低级管理岗位的任职经验……也就是说你得从组长这个最低级别的管理岗位开始做起,然后才能当知镇,知县。

不可能说你当科员熬一辈子拿了正六品的待遇,然后就能有一天一步登天直接变成了典吏了,这是不可能的事。

品级是品级,职务是职务……这两者虽然强关联,但是只是后者对前者有要求,并不是说品级到位了就一定能担任某管理职务。

之所以给科员们放开品级的严苛限制,准许科员们的品级升到正六品这个级别,其实更多的还是为了解决老科员们的薪资问题以及退休待遇问题,除了方便给这些老科员们加薪,解决退休待遇问题外,也是为了给他们一些体面。

六品科员,总比八品科员好听不是……

大楚帝国的各项吏务制度,也是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持续调整的,并没有说一成不变。

但是不管怎么变,升官都不容易……

为了升官主动申请去海外行政领地任职的低级官员,其实不在少数,尤其是为看跨过正八品到从七品这个门槛,能够担任管理岗位的那种。

在东亚本土里死熬难度太大了,还不如趁着年轻去海外熬几年,然后再回来。

吏务部对这种事情也是非常鼓励,并且有相应的政策,比如符合条件的正八品年轻官员去了海外两三年,那么等调回国后就能晋升为从七品,并且进入管理岗位。

当然,前提是符合条件……这个条件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你已经做出了成绩,吏务部门已经把你列为组长获选人,但是后续还需要看你的工作成绩,并且也需要适应的岗位。

官帽子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你作为候选人了就一定能短时间上去!

符合条

件的情况下,其实在本土也能熬个五年八年不等,待有适合的机会了,也能晋升为从七品的组长。

去海外任职只是加速在个过程而已,大概两三年左右就差不多了。

石天成的同学选择去海外,而且还是非洲那种艰苦地方任职,为的就是缩短晋升的时间,这样以后才能够爬得更高。

要不然,正七品到从六品卡个五六年,然后年纪大了,再往上晋升就难了……人家吏部部门培养高级官员的时候,也是要考虑培养对象年龄的。

不可能说你四十岁了才是六品官,然后就按照二品官员的标准给你培养的……因为哪怕一切顺利,等你升到四品的都差不多快退休了……距离二品还差很大一截呢。

能够成为二品***的官员,他们往往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跨过了五品这个关键点,然后三四十岁就已经到了四品,甚至三品,等到大概五十左右成为二品,开始成为布政使,乃至巡抚主政一方。

因此要想爬到更高的位置,那么年纪轻轻的时候就要尽可能的爬到稍微高一些的位置,然后一步都不能走错,一步都不能被卡,这样才有希望成为一个从二品官员。

当然,到了这一步也只是巡抚,侍郎级别。

如果想要再往上,那么就更难,就需要得到皇帝的认可以及重视,然后你才有可能成为正二品的各部尚书乃至进入参务院。

石天成的同学想要爬的更高一些,那么如今这三十几岁左右的年纪里就要尽可能的往上再升几步,未来也不是没有希望成为五品官员主政一个县。

而这样的同学,在他们的社交圈里就一个。

因此说起这个同学的时候,石天成也好,同学也好,都是面露羡慕……这实力,这运道羡慕不来。

对于他们普通人而言,别说爬上去了,就算想乡试也过不去啊。

每年那么多人报考乡试,看似每年考中的也有一大堆人,乡试里的录取比例也高……但是你要知道,能参加乡试的要么是大学生,要么是院试里卷出来的高中,中专生,这样的人在当代帝国里本身就已经是属于高端人才了,而且每年参加各省乡试的总人数也不多,所以导致看起来录取比例还可以。

如果你把参加科举的范围扩大到院试……那么就会发现录取比例极小!

很多高中生,中专生都尝试过去参加院试,但是能考上去,获得乡试考试资格的都没多少。

至于你说上了大学再去考乡试,这样更容易……这话说的,当年要是能考上大学,人家早去考了。

大学联考也不容易考啊!石天成和同学聊天的时候,还感叹了一番当年去参加院试的场景……那题目太难,他们考试连个基本的及格分都考不出来……不仅仅是他们,大部分考生其实都考不上。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火趣阁】《普通人,但传说级马甲》《大明汉高祖》《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逢君》《守寡后我重生了》《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我能听到凶案现场的声音[刑侦]》《转生哥布林,但母亲是白毛精灵?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雨天下雨的小说《老子就是要当皇帝》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雨天下雨并收藏《老子就是要当皇帝》最新章节。
风起1936
风起1936

我叫陈世襄,代号“鱼鹰”,记住,如果我叛变了,一定要干掉我!!!

陈氏刀客 连载 64万字

将军的小公主
将军的小公主

宴国皇家子嗣单薄,皇帝膝下目前只有一位长公主赵安玥。赵安玥受尽宠爱,顺风顺水的长到十五岁,正值及笄前后,大宴和大祁迎来战事,大宴连连败退,无奈投降。最终割三城,并忍痛将唯一的公主嫁给大祁将军顾淮景。*成婚当日,顾淮景回到洞房中,看到的就是一地狼藉。小公主身穿红嫁衣,站在洞房中,抬起下巴,朝他哼了一声“这个房间以后就是我的了,这里不欢迎你。”他笑了笑。*又横又怂不作死就不会死但明知会死还是要作死的小

插柳成荫 连载 90万字

民国投机者
民国投机者

在中国出生,在美国长大,嗯,好吧,好吧,就是穿越这样的老套故事。这是我的第一部小说,如果您认为写得好,请投我一票,如果您认为写得差,请指正。读者群:黄埔军校第一期55374701(招生中)黄埔军校第二期81036724(已满)黄埔军校第三期33045967(已满)黄埔军校第四期85625983(已满)黄埔军校第五期894

有时糊涂 全本 83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我在现代留过学
我在现代留过学

所谓天子者,父天母地,为天之子!或曰:天子做民父母,以为天下王!而朕,曾为天子!承六世之余烈,邵述先帝之志。鞭西贼而惩旧党,所能必为,所伐必克,扫皇宋百年之积弊,使天威远畅,丑氐震叠!奈何天不假年,英年早逝!幸上苍哀怜,使朕于九百年后重活,留学于现代之世,经历科学之盛!如今!朕留学归来,重归少年。三尺长剑在手,问尔群臣:何日缚得苍龙?

要离刺荆轲 连载 402万字

大道之争
大道之争

他既不是废材,也不是天才,方哲只是修真界里的一个普通低阶散修,但是他依旧不屈不挠,执着乃至顽固,一步一步向着大道迈进

雨天下雨 仙侠 连载

北洋枭雄
北洋枭雄

1901年,赵东云来到这个充满了屈辱又充满了希望的时代,并且成为北洋新军的一名军官。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巅峰,成为纵横海内外的大枭雄!

雨天下雨 其他 连载

辛亥大军阀
辛亥大军阀

spanstyle=color:#7f7f7f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总红票71423/span辛亥年,革命党人肆无忌惮的四处奔走,企图把武昌起义化为燎原之火,掀起一场千古未有之大变,在这场千古大变中,陈敬云很悲催因为中国革命了,他却是属于被革命的对象!这是一个属于陈敬云的故事!这是一段没有七七事变的中国历史!spanstyle=co

雨天下雨 历史 连载

山沟皇帝
山沟皇帝

主角他爹做了一个梦,以为自己是真命天子,然后一个破道观的道士也是掐指一算,说他是九五之尊,于是乎这个连府城都没去过的小地主就在小山沟里称帝建国了。(根据书

雨天下雨 历史 全本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10-28 04: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