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卫戍部队还有五城兵马司差役屈膝投降来说,他们却是力战殆尽。

如果是李自成围攻京师的时候,除了大内太监以外什么人抵抗最激烈,就是这些分散在各门的亲卫无疑。

崇祯皇帝想的,就是要将这些为大明死战到底的亲卫人数统计出来为自己所用,比起外地兵马而言,忠心显然更能保证。

要是人数实在太少,那就把亲卫的编制暂时取消,将在额禁卫编册成新军,钱不够了就再找个投降鞑清和李闯的肥羊抄家,谁说他们不会是下一个神武军

本来最开始明代皇权集中,到了崇祯皇帝这代,政事被内阁侵夺,这些老祖设立的天子亲军又被兵部掌管。

崇祯皇帝既然已经重新把行政权握在手里,就要趁热打铁,收回兵权。

各禁卫人数不多是铁打的事实,又是各自分散,在历史上没能形成战斗力也是无可厚非,如果将他们编成一个拳头,给李自成狠狠一击也不是没可能

一连串的圣旨,显示出崇祯皇帝对自己这些人莫大的信任之情,众人各自对视一眼,都是从他人的目光中见到欣慰与振奋之情。

崇祯皇帝从兵部手中抢夺兵权的意愿已经再明显不过,要是在起初只有孱弱京营的时候,众人还可能担忧会不会生变。

但是现在有神武军五千多名淮西子弟镇守皇城,情况就全都不一样了。

崇祯皇帝先支持厂卫迫害东林,又调动神武军接管京城戍卫,这次从兵部手中强夺兵权的旨意都下来了,自己还怕什么

既然有皇帝带头,那些文官想要斗一斗,好啊,来

谁要是怂一下就不是爹生娘养的

第四十八章:诛杀姜襄

“启奏陛下,李公公回来了。”

正在商议,忽然听见门外侍立的司礼太监李春说话,崇祯皇闻言一皱眉,说道:

“他怎么提前回来了,宣”

“奴婢见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凤翔见到有一阵子没见到的崇祯皇帝,心中不知为何,有中几近落泪之感,相比离开时的样子,皇帝的白发又多了些,脸上还是时刻都带着深深的忧虑,不过却变得自信了。

为避免当众出了洋相,他赶紧强笑着说道:

“陛下,奴婢带着周总兵去查抄翟家府地,现银就搬出来六百余万两,将士们拿到银子时都是高兴万分,喊着要为大明、为皇上和闯贼死战呢”

崇祯皇帝面色动容,赶紧问道:

“前线战况如何,李贼可是突破了代州”

“陛下,代州和宁化在三月十七日被流贼攻陷”李凤翔说着,见崇祯皇帝脸色大变,赶紧跪在地上,继续说道:

“陛下,周总兵和宁武军的将士们坚守代州二十四天,流贼横尸满地,两名贼首被杀,已经是尽力了。”

崇祯皇帝听到后点点头,摆手示意无事,看李凤翔这个样子就是想歪了,还以为自己要治周遇吉的罪,在这为他极力开脱呢。

这确实已经出乎了崇祯皇帝的意料,据说代州就是一个普通的州城,本来在历史上周遇吉只守了几天而已,难道这全是军饷的用不成。

看这个样子,有山西三大雄关之称的宁武是不是会至少坚持一个月以上

忽然间,崇祯皇帝想到一件事,自己还是太乐观了。

宁武关后面,也就是周遇吉的背后并不安稳,大同总兵姜襄,还有宣镇总兵王承胤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两个在历史上没有任何抵抗就直接投降。

姜家为榆林系将门,姜襄挂镇朔将军印,镇守大同镇,其长兄姜让是榆林总兵,前阵子与流贼战败下狱,不知出于什么原因被释放。

现在姜让投奔姜襄留在大同,并没有什么职务,其弟姜瑄则是山西阳和副总兵官。

可以说,姜家世受大明皇恩,但是姜家在历史上的所所为,却称得上是实实在在的三姓家奴。

姜瑄别看年龄最小,但却是个硬骨头,带着几千兵马力战身死,算是为国尽忠,不过崇祯皇帝也不是百事通,这种小人小事压根就不知道。

这个姜襄在历史上竟是在扯周遇吉后腿,他哥姜让也不是什么好鸟,身为人兄,自己老弟要做不战而降的逆贼,他不劝慰倒是罢了,居然比姜襄还主动。

宁武之战至关重要,周遇吉是不世出的良将,不该死在宁武,崇祯皇帝日后还想委以重用,所以必保周遇吉。

然而宁武军毕竟还是孤旅,有姜襄和姜让在,大同的兵权就握在这俩哥兄弟手里,巡抚卫景瑗都成了摆设,根本不可能出兵援救。

欲保周遇吉,必杀姜襄,但是大同总兵下一个人选用谁呢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脑海中陡然出现了一个人选白广恩。

前阵子崇祯皇帝接到周遇吉的折子,说白广恩已经重新归顺朝廷,并且在折子中,周遇吉极为罕见的替白广恩申辩。

周遇吉详细叙述了白广恩在代州突围战中的功劳,粗略的提了提自己的意见,觉得白广恩在固原投降李自成是无奈之举,可以加以任用。

崇祯皇帝对历史上白广恩的情况有些了解,此人几次战败都是大势所趋,还没怎么打官军就已经全盘崩溃,实际上和他的关系不大。

除了这些次必败的战败之外,白广恩功劳属实不小,在边镇诸将中素称骁勇,就连孙传庭都对他极为赏识。

这次反正,白广恩甚至把李岩都抓来献给自己,境地和给李自成戴绿帽子的高杰是一样的,除了投奔关外鞑清以外,也就只剩下跟着朝廷一条路可走,要不让他试试

实际上崇祯皇帝能选择的余地不多,白广恩在军中素有威望,而且据周遇吉所说,他还有一些战力强劲的家丁,带到大同也可以迅速稳定局势。

斟酌半晌,崇祯皇帝开口说道:

“拟旨,姜襄密谋投贼,铁证如山,其心可诛。姜家世代为将,身受皇恩却不知图报,长兄数人皆谋议降贼,殊为可恨,人人得而诛之着北镇抚司锦衣卫即刻出京,就地斩杀姜襄、姜让二贼,株连九族,在大同镇城堆叠成观,以慑宵小。”

“又,周遇吉之见,朕深以为然。白广恩代州突围有功,前事功过相抵,着领镇朔将军印,加五军都督府右都督,代逆贼姜襄为大同镇守总兵官。兹令:大同镇守总兵官白广恩接旨后即刻赴任,到任后即刻与巡抚卫景瑗点将出兵,驰援宁武,不得有误。”

说完,崇祯皇帝看向李凤翔,又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抖音书院】《攻略男配的正确方法》《满级老祖在人间》《馥欲香片》《在反派出生前(快穿)》《红楼之平阳赋》《肝到厨神才算开始》《漫画路人自救指南》《沧澜道》《末日:我能无限抽卡加成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史上最强崇祯》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崛起的石头的小说《史上最强崇祯》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崛起的石头并收藏《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重生美人手册
重生美人手册

她在花骨朵般的年华不小心就挂了,挂便挂吧,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可她的好父亲逆天改命,她又活过来了,人生境遇真是爽歪歪!谁说女子不如男,她偏要做那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勇猛的女汉子也有柔软的一面,梦想着有男子踏着五彩祥云来娶她,不管是阿猫阿狗,她都嫁了。不曾想梦想变成现实,她掷下豪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乱世中血腥杀戮的故事在男女互诉衷肠中渐行渐远,多了三分柔情、七分缱绻。(本文甜宠,男强女强,联

谷扇 连载 47万字

晚明海枭
晚明海枭

明末什么最重要?钱财!有钱才能爆兵,有兵才能争霸。所以林海早早就确立了目标,先垄断马六甲海峡以东的海贸,再殄灭建虏、扫清流寇,捎带手在东瀛南洋搞搞殖民。当然,还要把半截入土的大明埋了,新的帝国就建立在晚明的坟场上,充分吸收这具腐朽躯体中所蕴含的养分。商帮行会、市镇经济、侈丽风俗、市井文化……当晚明社会的这一切和具有海洋基因的新生政权相结合,这将是一个不一样的帝国。

朱楼醉茶 连载 42万字

亮剑
亮剑

版权信息书名:亮剑作者:都梁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7-04ISBN:978-7-5502-3495-6

都梁 全本 52万字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猛然知

东辰缘修 连载 399万字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亮剑:团长你给我留点

李晋重生亮剑世界,成为新一团的一名小排长,并获得了战备系统,只要打鬼子,就可以获得贡献点兑换武器和粮食。面对如此诱惑,他果断带着手下去打鬼子,武器换了一批又一批,当李云龙知道后,直接跑过来打劫。“团长

浮云里的风 连载 496万字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万历四十八年,泰昌皇帝一病不起。楚、齐、浙各党在争斗中一败涂地,东林党人趁势崛起,众正盈朝。与此同时,建州女真席卷辽东,中原腹地十室九空,流寇纷起,人心惶惶。皇长子朱由校御奉天门,即皇帝位,口中高呼: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大明1629
大明1629

穿越到崇祯二年,正值已巳之变前夕,萧亦亲身经历了残酷的明末,时山河破碎,风雨飘摇,贼虏虎视眈眈。然朝堂之上依旧是党争不断、内斗虚耗,盛极一时的华夏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当此之时,一支铁军在小小的永安堡悄然破土。靖蔚州、定大同、开大阵、窥天下,在永安军的钢铁荆棘下,一幅辽阔的晚明战图就此展开!北风狂啸,山雨欲来,刀锋所向,即为大明!

崛起的石头 其他 连载

庶子成皇
庶子成皇

小说《庶子成皇》是由崛起的石头连载的一本非常难得的情节与文笔俱佳的好书,《庶子成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

崛起的石头 言情 连载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大明:从辽东将门开始

内有朝堂纷争,东林一家独大。外有强敌环伺,蒙古、女真争相叩关。中原腹地,流贼蜂起,千里尸骨山积,积重难返。李顺祖,一个前世的普通政府科员,阴差阳错来到五百年前的明末,成为宁远伯李成梁重孙,辽东总兵李如松长孙。他从没想过去做那个拯救天下的英雄,只是事与愿违。亲眼见到华夏土地满目疮痍,亲眼见到明末的贪腐成风,李顺祖愤而举起战刀。不忠皇帝,忠百姓。不救朝廷,救天下!......本书又名:《明末第一勋阀》

崛起的石头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3-11-17 0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