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万事就怕认真

汉乡 孑与2 加书签

墨墨文学【mmwx.cc】第一时间更新《汉乡》最新章节。

第四十三章万事就怕较真

“我家小郎要做官了!”

云琅刚刚起床,就听见丑庸依靠在门框上朝外面几个丫鬟高声道。

云琅会心一笑,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既然是欢喜的事情,丑庸大声宣扬也没什么错。

人生在世,能有欢喜感觉的事情不多,升官发财自然算。

至少,这是一种能力得到肯定的标志。

世上值得快乐的事情远比悲伤的事情少,能多快活一点就快活一点。

云琅发现自己好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的时候尽务实了,吃饭都捞干的吃,现在不一样了,居然关心起人们的精神生活了。

天使没来,官服没穿上,印绶没有,自然不好自吹自擂,等这件事情落实了,云琅打算大肆的操办一下,让大家一起乐个够。

今天是个好天气,事实上大汉的天空只要没有阴云,天空都是湛蓝湛蓝的。

伪帝刘彻没工夫理睬云琅那个芝麻大的一个小官,他正亲自扶着犁头在皇宫里耕作呢。

很小的时候他就跟随父亲练习过耕作。

皇子皇孙要嘛是膏粱子弟,要嘛就是人里面的尖子。

为了讨好重视农耕的父亲,刘彻可是在耕作上下过苦功的。

仅仅看笔直的犁沟,就知道他绝对是一个干活的好把式。

二十八岁的刘彻已经登基十二年了,正是野心勃勃的好年纪。

仅仅从今年颁布的年号元朔,就能看出这个昔日的少年皇帝已经不满意大汉国暮气沉沉的状态,准备有所作为了。

(汉武帝改年号为“元朔”,“朔”具有“初始”的意思。此时的汉武帝,已从少年皇帝长成了青年皇帝,具有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元朔”体现出了汉武帝的自信。)

皇帝在后面扶犁,大将军卫青干回了马夫的老本行,在前面牵着牛。

不大功夫,一整块地就已经犁完,泛黄的土块暴露在阳光之下,散发着泥土特有的腥味。

刘彻放下耕犁,解开挂在绊臂上的衣袖,径自走上田垄,坐在一张软塌上,立刻就有宫人将备好的温汤端过来,将皇帝的脚放进水盆细心地擦拭。

卫青牵着牛扛着耕犁也上了田垄,自有宫人牵走了牛,卫青自己扛着耕犁来到刘彻身边,轻轻地把耕犁放下,对正在喝蜜水的刘彻道:“仆检视过了,犁头并未有损坏或者缺损之处。”

刘彻回头看看那块被翻耕过的土地道:“确实是好东西,长平这一百万钱花的值。

诏,长平献“元朔犁”有功,赐,黄金十镒,蜀锦一千匹,珍珠一斗,白壁两双,荣,仪马一双,屏山一对。”

手捧简牍伺立一侧的尚书郎魏苟立即执笔记述,片刻而成,然后拿给皇帝过目。

刘彻扫了一眼就挥手示意存档。

卫青从头到尾都笑眯眯,既没有太激动,也没有什么失望之色,静静的看着皇帝拟诏。

“是不是很失望?”刘彻看了一眼卫青问道。

卫青躬身道:“本就无所求,何来的失望?”

刘彻哈哈大笑道:“仲卿这句话说得好,一点散碎钱财就夺了造福农桑的大功,放在别人身上自然是不妥的。

放在你卫仲卿身上朕觉得很合适,你想要的只能用战功来获得。

去岁你走了一遭龙城,果敢冷静,深入险境,直捣匈奴祭天圣地龙城,首虏七百人,虽然取得胜利。

然,另外三路,两路失败,一路无功而还,朕深以为耻。”

卫青俯首道:“主辱臣死,秋日后,请给臣三万铁骑,臣将出雁门,再探探匈奴右谷蠡王虚实。”

刘彻笑道:“这不是早就商量好的吗?”

说完话,等宫人给他穿上鞋子,朝卫青挥挥手就径直去了大殿。

卫青低头看着跟前的曲辕犁,惋惜的看了一眼,在宦官的陪同下出了皇宫。

临出门的时候,宦官隋越恭候在门口,笑眯眯的将一枚小巧的青铜印绶,以及一个木箱子献给了卫青。

“这是长平公主要的,陛下已经准了。”

卫青晒然一笑,命仆从捧上,就上了战马一路慢跑回家。

回到家的时候,长平已经在欣赏满屋子的赏赐,甚至取出一匹宝蓝色的蜀锦放在刚刚进来的卫青身上比划一下道:“不错的蜀锦。”

卫青看着长平学着刘彻的样子问道:“不觉得失望吗?”

长平笑道:“得来的容易,自然不会失望,夫郎也不需要战功之外的任何功劳。”

卫青摇摇头道:“功劳倒在其次,而是这曲辕犁不,现在叫做元朔犁,不该这样就被埋没了。

陛下今日试用之后还说是一个好东西,却不知为何会如此冷淡的对待。

在我看来,制造此物的功劳不比为夫探龙城的功劳差。

探龙城,为夫进爵关内侯,云琅制造元朔犁,却只有一个小小的羽林郎。”

长平看着自己的丈夫笑道:“十二三岁的孩子,要那么高的官爵做什么?

夫郎也宦海沉浮这么些年了,难道还不知道官爵必须与实力相匹配的道理吗?

没有足够的实力,却身居高位,这不是在赏赐他,而是在戕害他。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天才一秒记住【墨墨文学】地址:mmwx.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汉乡》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孑与2的小说《汉乡》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孑与2并收藏《汉乡》最新章节。
泰昌大明
泰昌大明

万历四十八年,大明朝已存续252年了。252年不仅是帝国的国祚,更是体制性土地兼并的持续时间。神宗以“倒张、倒冯”为始,以“三大争”为继,以“妖书、梃击”为末,一手开创出明末两党对立的局面。又在集权于己身之后怠政三十余年。在神宗的催化下,两百多年几乎一成不变的官僚系统和治理体系进入了全面腐朽的最后阶段。阶级对抗、官民冲突、女真入寇。内外交困之下,帝国终于走到了灭亡的边缘。7月21日,朱翊钧晏驾,朱

魔法龟Revo 连载 37万字

晋末长剑
晋末长剑

正如唐代诗人徐夤在《两晋》诗中所写的那般:“三世深谋启帝基,可怜孀妇与孤儿。罪归成济皇天恨,戈犯明君万古悲。”西晋得国不正,犯了太多错误,继承了东汉、三国以来的种种弊端。到了晋末,已经积重难返,亟待重新构建帝国的价值观及统治体系。但是“谁知高鼻能知数,竞向中原簸战旗”,历史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自作孽,不可活。穿越者来到逐渐崩溃的西晋末年,他所能做的是——先活下来。

孤独麦客 连载 374万字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秦时明月之君子六艺

儒生其实很纯粹,也很可爱!他们以礼为核心,试图让所有人信服他们的“礼”。所以当你能让儒生们信服,那你就是夫子!当你能让夫子们信服,你就是大儒!当你能让大儒们都信服,你就是文宗!这时候你会发现,儒家已经没有对手了,你只能去找百家诸子,让他们也听你的,最终显圣!

鱼龙服 连载 249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佣兵1929
佣兵1929

现代佣兵周文意外魂穿到民国学生周文身上。他利用穿越带来的一颗佛珠的神奇功能,再加上后世带来的经验、知识和技能。打造了一只武功高强、军事技术顶尖的佣兵团队。他带领这支佣兵团,历经中原大战、淞沪抗战、称雄上海滩。装备了当世最先进的各种武器,最后投身于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带着兄弟们杀鬼子......

山有意 连载 541万字

大宋的智慧
大宋的智慧

云峥打开了一扇门,就再也没有回头路,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箭,想回头已是百年身。这是一...

孑与2 历史 连载

我不是野人
我不是野人

这一次,不问成绩,只问本心,这一次只想好好写一回书,这一次写的是希望,写的是我心中最深的梦想,我真的好想认认真真的穿越一次,真真切切的在梦里活一次。我本平凡,庸碌,可是,我的梦却一点都不庸碌,每天睡着之前,我都会进入我的梦想的空间,在那个空间里一点一滴的活,一寸一寸的走,从光屁股开始,打造一个属于我,也属于所有人的梦幻空间。只是,这个空间比以往任何一个我小说里的空间都显得更加的真实,更加的具有可操

孑与2 历史 连载

唐砖
唐砖

梦回长安,鲜血浸染了玄武门,太极宫的深处只有数不尽的悲哀,民为水,君为舟,的朗朗之音犹在长安大地回绕,异族的铁蹄却再一次踏破了玉门关,此恨何及?坟墓里的李世民眼见子民涂炭,该发出怎样的怒号?栏杆拍遍,只能见九州陆沉!胸中也充满郁闷之气,恨不能跨越历史长河,摘飞星,揽日月,让乾坤倒转。也罢,耳听得窗外鬼鸣啾啾,秋雨婆娑,剪一枝秃笔,为李唐盛世延篇,去掉阴暗的部分,我的大唐没有悲哀,只

孑与2 历史 连载

明天下
明天下

明末的历史纷乱混杂,堪称是一段由一些有着强大个人魅力的人书写成的历史。不论是李自成,还是张献忠这些叛逆者,还是崇祯,袁崇焕,这些当权者,亦或是吴三桂,耿精忠这些背叛者,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的故事,就是因为有了这些精彩的故事,明末的历史才变得大气起磅礴,波澜起伏。想要把这一段历史写好,自然要描绘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不论他的立场如何,我们站在历史长河的边缘上旁观,他们不过是这条长河里的一朵浪花。冷眼看

孑与2 历史 连载

银狐
银狐

关于银狐:人的第一要求就是活着,第二要求还是活着,第三要求依旧是活着……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活着就成了一种奢望。在地狱中我们仰望天堂,把手伸出去,虽然不能触碰到天堂,却能让我们距离天堂更近一些。在地狱里歌唱,在地狱里感恩,在地狱里相爱,在地狱里相杀,我们流着眼泪相互簇拥而后将匕首刺进对方的胸腹,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哪一丝丝若有若无的感恩。大宋的世界是我的羁绊,也是我的天空,只有振翅飞翔的鸟儿才晓得天

孑与2 历史 连载

唐人的餐桌
唐人的餐桌

过往作品《唐砖》《大宋的智慧》《银狐》《汉乡》《明天下》《我不是野人》本本经典,欢迎阅读。天下人,天下事,都不过是我大唐人餐桌上的一道道菜肴。虽然原始的食材便具有食物原始的风情,云初还是认为,最美味的食物还是需要经过分割,烹调,处置,最后端上桌的食物才是最符合大唐人肠胃的食物。清蒸,红烧,爆炒,炖煮……天下有多少事,庖厨便有多少种烹调手段。不论是高句丽,突厥,吐蕃,吐谷浑,薛延陀,铁勒……还是长鲸

孑与2 历史 连载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4-08-05 14:2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