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社畜浮沉录》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这种钱多事少离家近,既能攒钱准备科举,还能锻炼能力增加见识的好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更何况常州的知州王安石,那也是朝廷上下公认的饱学之人,通判方翰韬也是堂堂殿试第三,要是能得他二人指点,有此良师益友,对蒋之美接下里的科举之路,受益无穷。
蒋之美也是很干脆的答应下来,和胡宗愈一般,成为了方翰韬的领导班子里的幕僚,用方府判的话来说,是在他这里实习,顺便准备后续科举。
剩下的如张诜,沈括,李诫等例会常客,也一同都在。今天是第一次全部到场,算是方翰韬幕僚班子的集体扩大会议。
而会议讨论内容,也与以往大相径庭。
以往的项目组例会,都是在讨论铁监的事务,由张诜,沈括,李诫等人各自汇报工作内容与进度,旁边方朝韬的婢女兼秘书的雪若在搞会议记录。
而今天一到场,众位幕僚各自寒暄认识完,屁股还没坐稳呢,就被方翰韬一个个开始点名。“存中兄,我这里有件东西,需要你帮忙参详一番。”
沈括见方府判叫自己,一个激灵,急忙站起来,而旁边的雪若则将早已准备好的一本厚厚的书册,递到了沈括的案前。
“这是我从大食商人那里得来的一本奇书,翻阅研习之后,深感其中内容博大精深,想要将其推行于世。但奈何大食之学与中土体系截然不同,而且我手中事务太多,推广教学不能专精,也没有多余时间研习。思来想去,认识的人中,只有存中兄有此大才,适合此学,能将其发扬光大。”
说着话,方翰韬很是真切的向沈括行了一礼。”此学衣钵传承,斯文托付与存中兄身上了。”众人见方府判如此,都急忙起身,不敢让府判行此大礼,沈括更是惊讶到话说不出来了。方府判这番话非同小可。
托付斯文,是最近大宋士林热议的话题。前不久,一代文宗欧阳修就在京城托付斯文,先是托付给王安石,被拒绝后,又托付给了苏轼和方翰韬。
也让这两位科举新人名震天下,为大宋的士人们所知晓。
别的不说,起码是让大伙都知道,方翰韬和苏轼,甭管真的学问水平咋样,是欧阳修的人,拜的他的码头,抱着他的大腿,继承他的道统。
文坛魁首,堂堂“四入头”翰林学土欧阳修的大腿,可不是等闲人就能抱上的。
如今方翰韬又将这份斯文,托付给了沈括,等于是公开宣称,沈括也是他的嫡系了,两个人的政治前途和士林名誉算是绑定在一起了。
要知道,这可是方府判的大腿。虽然比不上欧阳修,王安石他们这些成名官僚那般粗,但也是名声在外。正经神童高第进士,拜欧阳修为师,当的是上一代神童晏殊的女婚,学历高,背景硬,沈括和李诫之前为何要跟着方府判混,不就是图这个吗?
如今又亲身经历方府判筚路蓝缕,将铁监一手做大,见识到方府判为官的本事能耐后,沈括等人更加确信,再无犹疑,他们私下里给方府判的考语评价是潜力无穷。
学历,背景,本事,三项都是顶配,这样的人,日后肯定是能有张青罗伞的。
而且以方府判的年纪,沈括这种官迷心中,半是希望,半是猜度,恐怕韩琦三十五岁拜相的大宋记录,甚至有可能会被方府判打破……
这样的潜力股大腿,如今主动伸过来让沈括抱。旁边蔡确看向沈括的眼神,又是羡慕,又是嫉妒,心中有些恼怒。
为什么,为什么是这个新人沈括?明明是我先来的……
沈括受宠若惊,激动的脸都红了,语无伦次的说道,”府判,学生定当……继承欧公与府判的斯文道统,发扬光大……”
当然沈括嘴上念着把欧公斯文道统发扬光大,心里想的是跟着方府判混官运亨通。
不料方翰韬听着沈括这表忠心的话语,有些错愕和他的婢女兼秘书的雪若对视一眼,不知道这老沈是吃错了什么药了,怎么反应这么莫名其妙?
“欧师?我也没提欧师啊,再说这跟欧师的道统有什么关系?”方翰韬一阵无语,只好无奈说道,“存中兄,那个,你先别激动,先看看这本册子的内容吧……”
沈括一愣,继而真正把注意力放在案前的书册上。
他拿起来打开封皮一看,出乎沈括的意料,上面写着的,并不是什么诗词歌赋,亦或者经义注疏,这些正常大宋文人们讨论的学木道统的东西。
而是四个大字:
“动等代数。”
沈括:?????
第三十六章若微斯人无与归(中)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小僵尸也想世界和平》《我行让我来[电竞]》《穿越淞沪战场,崛起成为最强军阀》《乌龙山修行笔记》《福晋来自末世[清穿]》《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梦琪小说】《欢迎来到诡诞游戏》《女主她好不对劲[快穿]》《刚准备高考,离婚逆袭系统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