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墨墨文学】地址:mmwx.cc
方翰韬准备到时候出台一些鼓励贩牛的免税政策,让商人从江西贩牛至常州,提供给百姓,从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省的常州这里农业技木因畜牧业衰退而随之退化,天天用人力犁来犁地,累死也不出活。
当然信的最后,还是爹妈的传统艺能,可能是家里老爹老妈日子过得太好太清闲了,开始催问儿子啥时候结婚,亲家晏相公那边有啥章程安排,这边还等着抱孙子呢。
让方翰韬一阵无语。他的未婚妻现在满打满算才十四岁,正处于初中二年级时期,还是个小jk,这就急着让人家生孩子,是否有点……
当然女子早婚早盲在大宋是普遍现象,老爹老妈这个观念在大宋也是比较普遍。
比如自己的准岳母,听说现在也才不过三十刚出头的样子,十四岁的时候就生了娃,二十来岁就守了寡。
不过方翰韬那已经去世的准岳父晏殊,如果没记错,那阵好像快六十了……
六十老头和十三岁萝莉,一树梨花压海棠,那画面实在太过惊悚了,以方翰韬在后世互联网上见多识广,也算是开了眼界。
不过这在大宋倒是习以为常,方翰韬也只能对这奇葩的岳父岳母和这奇葩婚姻习俗不做评价。起码到他这,也得等到自家老婆十七岁左右,高中生年龄再说这个事情吧。
看完了老爹的催婚信,方翰韬又翻开曾布给他的信,好家伙,跟老爹给自己的家信一比,曾布给自己的信厚厚的一沓,让方翰韬有点感动,指着这信和胡宗愈炫耀说道。
“你看这曾子宣,才几天没给他写信,就有这么多话跟我说,至于么?”曾巩在旁边喝着茶,笑而不语。
方翰韬从容的打开曾布的信,结果看了抬头第一句,就气的差点没把信摔在桌子上。“娘希匹,怎么又是结婚?!”
曾布的信没啥别的,就是给方翰韬炫耀,你哥我结婚了,就是跟襄阳的魏家小姐魏玩。
你嫂夫人那是既漂亮又贤淑,能文善书,琴画皆通。更在诗词之道上,远超凡人(凡人这两个字曾布着重用粗笔进行强调)佳句偶得时,甚至能和晏相公的珠玉词比划比划。
闲时我和你嫂夫人唱和了不少的新词,甚是不错。
不过虽是广陵清音,亦恐绝弦无人听,也就抄附一二,寄予我弟子豫闻之,待到我弟区梅之后,可携眷共聚,两家琴瑟共奏,以成高山流水之会,兰亭金谷之美。
话里话外那嘲讽攀比意味都拉满了,尤其是把自己老婆和方翰韬准岳父晏殊碰瓷那句,分明就是炫耀,我老婆诗词很厉害,你老婆能行不?
哥会跟老婆互相写词酬唱,小方你会不?
不会有人跟妻子闺房画眉之际,还背八股套公式吧?不会吧不会吧?
而信下面,就是一大串诗词,是曾布和他新婚妻子相互唱和写的,其中以词居多。更气人的是,这些诗词笔迹不一,有的是曾布抄的,有些笔迹娟秀,显然是他老婆誉抄的。
甚至一首词里,夫妻俩你誉一句,我录一句,生怕这狗粮炫不进方翰韬的嘴里。
再看看曾布和魏玩唱和的这些诗词,什么“西风潇洒梦初回。谁念我,就单枕,皱双眉。”还有什么“月明还到小窗西。我恨你,我忆你,你争知。”
腻歪的方翰韬连东坡肉都咽不下去了,放下信,冷哼一声,痛心疾首的对曾巩说道。你看看这曾子宣,多大了一个男人了,还有这莫名其妙的攀比之心,跟个小孩一样,真幼稚!
不就是写小词喃,回头我让阿雪也写几首,让老五瞧瞧厉害。另一边胡宗愈听着,实在是没眼看,急忙拉住方翰韬说道。
“府判没必要,诗词只不过小道而,我辈文人,还是得在经国济民上用功夫为主。来来来,尝岩这方判肉……啊不对,是元献肉。”
方翰韬愤恨不平,狠狠夹了一口东坡肉,吃到嘴里眉头不由得一皱。“这东坡肉醋放有点多,酸了。”众人皆莞尔。
一谈起了曾布结婚的事,刚刚和曾巩三妹结婚的王安国看着席间众人,问道,”子豫也莫急,你不是已经和晏相公千金订婚了嘛。哦对了,逢原之前可曾换帖了吗?”
换帖也就是订婚的意思,这一桌里,曾二叔,王安国,王安上连带着身边的小胡,都是已婚人士,自己也都订婚了。
只有王令尴尬的说道,“在下还未换帖。”王令今年已经二十六了,结婚的事情还八字没一撇。
王安国和王安上兄弟对视一眼,便对王令说道,“之前三哥还说了,要是逢原还没换帖的话,家里还有一门亲事,是表舅的二女儿,今年二十一岁,性格和顺,聪明好学,辞翰之工,不假师授,正为良配。若是逢原不弃,可玉成一桩美事。”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