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我两家为世交,互通有无,提携后进本应是我该做之事,怎么还会收你佣书之钱呢,这种事就不必再提了。”方翰韬见曾巩压根不接话茬,一点破绽也不漏,只好把准备好的套路又吞回肚子里去了只得接着去学习,等第二天一起进抚州城采买。
到了第二天一清早,曾巩一家便起床准备去进抚州城采买书本纸张了。
这次进城便是曾巩,曾布,方翰韬和曾肇。
曾巩和曾布收拾好了家里抄的一些书稿去卖,方翰韬则从自己的小金库里拿了一些钱装进裕裤里,背在身上。
由于不知道大宋的市场物价行情,方翰韬只好多背了一点铜钱,结果裕裤重的要死,让之前在后世连纸币都不带,习惯手机支付的方翰韬苦不堪言。
点了一下这六十贯的铜钱,方翰韬算是大开眼界,他之前一直没细数铜钱,结果今天仔细一看,才发现这些钱币里面简直百花齐放,里面什么年代的钱币都有,都快能开博物馆了。
里面又是庆历七年的建州钱,又是景佑三年的钱,这些破钱在里面占绝大多数,方翰韬后世学的可是材料专业,仔细一看,手再一掂量,就知道,这铜钱里面掺的锡和铅简直多到没边。
十足的劣币。
这些钱币里,给料最足的,做工最好的竟然是开元通宝,这是唐玄宗时期铸造的钱币,质量再下来的竟然是疑似汉武帝时代铸造的五铢钱……
反正是年代越近越是劣币,年代越远的越是良币。
再加上现在大宋的币制十分的混乱,有省陌和足陌之说,足陌是指一贯钱一千文,重六斤四两省陌就是指一贯钱为七百七十文,通行的规矩是重四斤十三两。
像省陌这一贯钱是七百七十文的进位制,方翰韬当初知道时候下巴都快惊掉了,你咋不干脆直接用二进制得了?这些币制五花八门,方翰韬实在是搞不太懂,只好多背一些作为冗余以防万一。
结果一多带,就方翰韬现在这身板,根本背不动,没办法只好现场抓壮丁免费劳动力,本着苍蝇再小也是肉的基本原则,方翰韬又把曾肇小朋友给叫上,帮忙一起背钱。
让旁边曾布看的眼皮子直跳,好家伙,小方的心是真滴大,钱都敢让曾肇这个小朋友帮忙背,不怕路上掉一路吗?他只好把自己要背的书稿分了一部分,让曾肇小肩膀扛上,自己来背钱。
不过曾肇小朋友虽然被方翰韬抓了壮丁,背着一大摞书稿,但心情还挺高兴,毕竟今天不用学习可以去城里玩了。就这么一行人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就吭哧吭哧背着一大包东西,从南丰往抚州城里赶路了。
现在已是四月中旬,抚州地处江南,天气已是转热,快进夏天了,方翰韬一行人背着这么多东西赶路,就算是早晨,依旧满头大汗。
话都没力气说了。
抚州城的治所便在临川县,抚州的州衙和临川的县衙都在一块,某种程度上讲,临川算是抚州的首府,繁华兴盛程度,自然不是金溪县和南丰县能够碰瓷的。
方翰韬来的这一路上,路上行人如织,车轿憐,马萧萧,行人客商从四面八方而来,要往抚州城中赶,有担绢布的商人,背着米袋的农夫,也有背着书箱,一袭青衫的读书人。
甚至还见着不少和尚道士。
大道之上,三教九流之辈俱全,摩肩接踵,人头攒攒,比路边的肆意狂乱生长的竹林还要密。
跟着人群又走了好一会,终于见到抚州的城池了。
与方翰韬在后世所见的古代巍峨的城墙不同,此刻眼前的抚州城墙规模,只能说用寒酸来形容:
城墙都是土墙,全是夯土而成,连层砖都没包,就这么裸着,抚州地处江南,风吹雨淋下,这城墙年久失修坑坑洼洼,战损的样子跟陕西边境的寨堡,刚被西贼啃过的一般。
城墙之上,只见几个零零散散,拄着杆破竹枪,打瞌睡的兵丁。
好家伙,不知道做着啥美梦,方翰韬在城墙下甚至都能看见他们嘴角边流的哈喇子。
城门处有几个衙役,由一个胥吏领着,正在盘点每个进城的人,——查验他们携带的大宗货物,查验好后,胥吏便拿起笔,在纸上写了些字,然后盖上印,一式两份,一份给客商,一份留在这备份。
看着这幅场景,正在排队等候进城的方翰韬疑惑的问曾巩道,“这胥吏是在干什么?”
“这是州府市税务的胥吏,他们负责给进城的客商标定估价,然后记在交引上,盖好印,给客商。只有有盖印交引的客商才能在城中市场上贩卖货物,贩卖货物的数量不得超过交引上记的量,到时候市税务便通过这个,来收取商税抽成。”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渣攻改造,BE改写HE》《志怪书》【盘锦大有小说】《任务又失败了》《万亿军火之王》《你不许再亲我啦[快穿]》《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灵能者不死于枪火》《苟道修仙,从种田开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