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墨墨文学】地址:mmwx.cc
笑到最后,没力气跌坐在地上,忽得又狂拍大腿。这次,他终于拍的是自己的。
建昌军和抚州的发解试同步进行,建昌军既然已经放榜,那抚州也估计快了。
果不其然,到了黄昏天,抚州的州学,锁了快两个月的大门缓缓打开,里面的考官胥吏鱼贯而出,随之而来的,就是中举榜单。
全抚州士人翘首以盼,纷纷挤到榜下看自己有无中举。
而方朝韬此时在王安石的家中,正在和李靓,曾巩探讨《太极图说》。早上破曾布折腾的不轻,现在得抓紧时间补回来。
“盱江先生,这个周敦实所写的《太极图说》中,关于心性义理这里,以晚辈认为,与泰山先生相比,青出于蓝胜于蓝。如此大儒,为何从未听说过他的名号?”方翰韬看完李靓带来的《太极图说》,请教李靓道。
李觏一脸严肃,”非是我不知,甚至连泰山先生此前都不知道有这号人物,还是从最近他在太学里新收的两个学生程颐,程颢那里听说的。程家的兄弟俩,之前在南方,受教于周敦实。你可不知,泰山先生在给我的信中,一直给我炫耀他新收的这两位弟子,得意门生,他俩今年也要参加太学的发解试,估计也是高中,明年的省试,你就要跟他俩打擂台了。”
“太学……程颐,程颢……”方翰韬思索间,忽然听到外面有人呼喊他,被打断了思路。
“恩师,子固兄,方贤侄高中解元啦!”进来一瞧,是李靓的弟子陈次山,他在抚州城内看到中解名单,兴冲冲的跑到这来报喜。
方朝韬不由得拱手谢陈次山,”谢陈世叔告喜,晚生请解功成,全赖各位师长鼎力相助。”说詈,便恭敬的向李靓,曾巩等人施了一礼。
辛苦做题这么久,中举,小意思罟了,不中才稀奇呢,而解元,只不过是这二十人中的第一名罟了,算不上什么。
解试只不过是第一步罟了,此时大宋举人身份也就那样,没什么特权,只会是犯了法之后,地方官从轻发落,犯了法之后,不会刺面发配打杀威棒,而是按照习惯,发送到官学的自讼斋拘留罢了。
但这机会也只能用一次,解试考中举人后,当届如果考不中进士,下一次科举要洗把脸从头来过。关于这其中辛酸经验,李靓和曾巩之前体会已经鸣深了,他们也都曾在发解试名列前茅,但却纷纷在省试失败,只能重头来。
这也就是举人明面上全部的经济与法律特权了。
下一步的关注点,就是开封府的礼部省试了。
虽然中了解元,但方翰韬波澜不惊,他现在脑海里,想的却是这周敦实的《太极图说》和此时太学中的程颐,程颢。
这将是他接下来做题考试要面对的难题和强力对手。
第四十三章鸿雁南飞我独北
方翰韬对自己中解元没什么感觉,但并不意味着别人也如同他一样淡定。
要知道,除开首都开封,江西和福建便是大宋文化教盲最繁盛的地方,而抚州作为江南西路下的一个上州,其中的解元含金量自然不能以等闲视之。
毕竟,这可是力压众多江西高水平考生,夺得魁首的人啊。
但大家伙一看解元的名字:“金溪县方翰韬”,顿时面面相觑,这谁啊?再一看年贯,好家伙,只有十四岁,那还了得?全抚州才子,竟然一个让少年压了他们一头。
年纪大的人还好,看着方翰韬的年纪与乡贯,金溪县神童,姓方,年岁正好小一辈,根据这些消息,都猜到了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神童方仲永的儿子。
但年轻人们都没听说过这个,他们不服气,闹到州府那里,要求给个说法,这个十四岁的少年是怎么成了一州解元,把他们全部踩在脚底。
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黑幕?
王通判根本懒得理这些闹事的人,直接把方翰韬的发解试试卷贴了出来,让他们自己去看看差距。“王二哥,你诗赋最佳,看看这方翰韬的诗赋跟你比何如?”一行考生把王冲强拉过来,让他来评理。
王冲都快无语了,你们闹事能不能别带上我,正常人都看得出来,方翰韬试卷答得,比他们强多了。
连诗赋公认最强的王冲也不例外,诗赋这科因为王通判的题目从泰山先生的《周易口义》里出的,形式大改,变成ICU大乱斗,纯纯的病友局。
方翰韬虽然诗赋辞藻平平,但人家没跑题,牢牢的扣住题目,而像他们这些诗赋虽然章句华丽,奈何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辞句写的不错不假,但这跑题都跑到十万八千里去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