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诜循着声音往人群中间一看,一个刚干完活,满头大汗,一脸炭灰,穿着敞怀短衣的少年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话,让在场的诸位都没听懂。
“秀才公,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鲁铁匠向这个少年请教道。
把张诜搞的莫名其妙,怎么这一堆积年老铁匠,怎么反倒向一个小铁匠学徒请教冶铁之事,还叫这个小铁匠为“秀才公”。
看那打扮,哪里像读书人的样子!
“道理很简单,都是材料学基础知识。你们在铁片上面,不要用泥封,这样子很不好。最好像我这般,用涂泥的草鞋来遮盖,这样一能使炉内氧气充足,使生铁在还原气氛下熔化。另外一方面也能使大部分火焰反射入炉内,以提高冶炼的温度。”
这一席话,在场的人谁也没听懂,最后只懵懵懂懂的记得一个不要用泥封,要用涂泥的草鞋盖。
“还有啊,你们这生铁和熟铁的摆放方式也有很大的问题。灌钢法的原理,是利用生铁液灌入为经锻打的熟铁,使碳分较快均匀的渗入,从而调整铁料的含碳量比例,炼出钢。”
眼前的这个少年又侃侃而谈道,”所以根据这个原理,你们之前把生铁片嵌在盘绕的熟铁条中,远不如把生铁片盖在捆紧的熟铁薄片上。这样子能增加生铁与熟铁的接触面,使熟铁易于吸收生铁的铁液,使碳分均匀的渗入。“
众人又是听得稀里糊涂,只能记下能听懂的,生贴片要盖着摆。
“当然,我这的技木缺陷也很大,后续要改进的地方是非常多的,比如你们的炉也不太对。而且后续很多问题,都是边生产才能发现,不能一蹴而就。眼下这两点,是我能立即给你们指正的……”
众位铁匠对这少年十分的信服,鲁铁匠更是佩服的说道。
“之前在州城的茶肆里,跟秀才公有一面之缘,没想到秀才公在铁冶上竟然这么有见识。对了,听你口音,也不是本地人,来常州是干什么的?若是要做铁冶上的买卖,承你此番恩情指点,俺老鲁定将助你一臂之力。"
鲁铁匠在常州州城的茶肆喝茶,怒斥州府方鸟判的时候,见过当时正在邻桌喝豆腐汤的少年书生,只不过当时一面之缘而已,没想到竟然又在无锡县的铁监遇到。
更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路人书生竟然精通铁冶技木,之前鲁铁匠炼第一炉钢的时候,一眼就看破了苏州那边炼钢的不传之秘和窍门,后来再上来指点鲁铁匠炼第二炉钢,情况果然就好了不少。
越说越热络。
旁边的张诜实在看不下去了,对着眼前的不速之客呵斥道,“你是何人,来此处有什么目的?谁让你进来的?”
一声呵斥,让众位铁匠一惊,见是本地县令父母官来了,便纷纷行礼。
鲁铁匠也不例外,急忙扯了扯旁边少年的衣服,低声说道,”这是无锡县的张县令,脾气不小的,你快行礼孰料这少年一听,反而一笑,口中说道,“原来你就是无锡县张县令啊,我等你好久了。”这一句无礼至极的话,吓得鲁铁匠差点没晕过去,怎么能这么跟县令说话呢?
张诜初时一怒,但看着眼前这个十六岁模样的少年,这个年龄……再结合对方的口气和来路。张诜心里突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试探着问道。”敢问阁下是……”
“在下不才,姓方名翰韬,忝为大理评事,常州通判一职。”方翰韬拿起旁边雪若递给他的绢巾,把脸一擦,还没等张诜说完,便笑着说道。
“来无锡县衙的路上,正好遇见这位鲁铁匠,心下好奇,便一起跟着来到此处铁监,才发现他们是尊县令之
命,钻研苏州灌钢之法。听说县令也要来,干脆就不去县衙。等县令之际,便和他们一起参详。让县令见笑了。
鲁铁匠张大了嘴,吃惊看着旁边的方翰韬。
“如今县令终于来了,择日不如撞日,正好和县令一起论一论无锡县的免役钱和这铁冶之事。”方翰韬不疾不徐的说道。
第十四章心向明月照沟渠
张诜颇为警惕的看着眼前的方翰韬。如同一个被其他同类闯入自己的领地的老虎一般。只听方翰韬说道,”县令也应该知道禁军武备铁料摊派到咱们常州之事了吧?”
张诜只是轻轻点了点头,什么话都没有说,生怕破这位方府判抓住把柄。
方翰韬见张诜对自己十分警惕,不由得一笑,“我有一个计划。若是按此运作,这件事其实对咱们常州,乃至无锡县,都是一件千载难逢的好事。”
张诜嘴一撇,抱着胳膊,显然是对方翰韬的鬼话一点都不信。
“参照苏州那边的经验来看,钢料是现在大宋如火如茶的生意,只要能炼出来,就根本不愁能不能卖出去。利润之大,连禁军都想插脚进来做一手。如今咱们虽然被转运使司摊上了这个重担,但是转运使司同样会给咱们提供生铁,数目会有缩水,不过原料大体上还是有保障的。”方翰韬有条不紊的说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仗剑独行斩鬼神》《贼天子》【手打小说网】【手打小说网】【梦想小说网】《红楼之平阳赋》《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我以机缘觅长生》《我有存款一万亿》【小黑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