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崇明沙

晚明海枭 朱楼醉茶 加书签

《晚明海枭》转载请注明来源:墨墨文学mmwx.cc

当天下午,博望号跟着沈廷扬的大沙船驶向崇明诸沙。

林海依约给参战水手发放了银子,一个一个亲自发到他们手中。接着,他又和石壁、郑廷球一起,在官厅中审讯了俘虏。

忙完这些事后,他便独自一人来到颠簸的船艏楼,观看浊浪滚滚的长江口。

这里历来都是风帆时代的海船坟场,浩荡江水日夜奔腾,带来无尽的泥沙,导致长江口的洋面上沙洲如云、浅滩密布。

更为可怖的是,这一带风大浪急,沙洲忽涨忽落,本来安全的航道随时都可能变得危险丛生。譬如崇明,此时还不是后世的中国第三大岛屿,而是数十个互不相连的沙洲。

这些沙洲的大小随时都在变化,甚至可能在一夜之间突然坍塌,这是由泥沙、江流、季风、潮水、哥氏力等多种因素共同用,在长江口形成的独特水文,崇明县城也因此在明代搬迁了五次。

后世有键盘侠认为明朝之所以要搞海禁,就是怕海上力量尾大不掉,一旦形成气候,只要溯江而上就能威胁留都安全,甚至可以凭借强大的海上舰队截断漕运,断绝京师和江南财赋重地的联系。

出这种臆测的键盘侠肯定不了解长江口之险,实际上要率领一支庞大舰队由海入江,这事远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君不见,沈廷扬出身于崇明海运世家,最后都因为舟师搁浅而被清廷生俘,更遑论其他人了。

终南明一朝,除沈廷扬之外,张名振、张煌言、郑成功等多少英雄豪杰都梦断长江口。这些人多次尝试溯江而上恢复南京,最终不是受困浅滩就是遭遇飓风,前前后后在这里葬送了十几万明军。

这个进军路线几乎是一种近似自杀的悲壮冲锋,因为南明唯一的军事优势就在于水军,而恢复南京的政治意义实在是太大,这些南明英杰明知长江口的险恶也禁不住诱惑,前仆后继地奔赴这个坟场。

所以除了南明时期,几乎没有人选择从长江口进军,直到鸦片战争时的英国鬼子,那是因为人家已经鸟枪换炮,用蒸汽明轮船取代了风帆木船。

可以说当盎撒强盗在万里长江来去自如时,我大清就已经被洋鬼子扼住了咽喉,除了躺平挨捶已经毫无办法。一代名臣胡林翼就是因为看到英国人的战舰在长江上疾行如飞,一时忧心忡忡导致呕血而亡。

林海站在猎猎江风中,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好在他现在只有一条船,航行难度远不如一支大舰队复杂,再加上有沈廷扬这個地主带路,一路行来都没遇到什么危险。

沈记船厂位于崇明东南部的长沙,这片沙洲在正德年间才露出水面,经过百年沉积不断壮大。万历十六年,由于县治所在的平洋沙持续坍塌,知县李大经把县城迁到了长沙,现如今这片年轻的沙洲已成为崇明诸沙的政治中心。

因为老阮求情,林海把阮进留在了博望号上,其余俘虏则交给沈廷扬处置。经过审讯,参与这次打劫的一共有两股水匪,每一股都不过五六十人的规模,主要是想绑架沈廷扬索取赎金。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朱楼醉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温馨提示:按 Enter⤶ 返回目录,按 阅读上一页, 按 阅读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阅读。
晚明海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或网友上传,墨墨文学只为原作者朱楼醉茶的小说《晚明海枭》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朱楼醉茶并收藏《晚明海枭》最新章节。
重生西班牙
重生西班牙

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欧洲新时代,半岛硝烟的西班牙该如何走出不一样的未来?

二氧硅 连载 35万字

苟在明末当宗室
苟在明末当宗室

朱慎锥来到大明成了宗室宗室实在不好混,俸禄克扣还要拖欠,家里吃了上顿没下顿更要命萨尔浒明军大败,万历也没多少活头了,乱世将至,躺平就是死,总得搏一搏吧?

夜深 连载 255万字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飞扬跋扈,从唐人街开始

19世纪末,华工在美沦落为三等人。民间对华工的歧视与冲突越演越烈,袭击也逐渐增多。在旧金山的唐人街,大烟馆、赌档林立,堂口、会馆,鱼龙混杂。直到这一天,陈正威从船上下来,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喜欢这里空气中弥漫的火药味。”“我跨过半个世界来这里,可不是为了来挖矿的。”

不吃葱花 连载 178万字

笼中雀
笼中雀

晋江金牌推荐vip2017-11-13完结总书评数1854当前被收藏数5233魏国摄政王萧骏驰,求娶齐国公主姜灵洲。姜灵洲知道,此去他乡,远嫁敌国,怕是要郁郁此生,做一只老死宅内的笼中雀。但是……萧骏驰爱妃,请出笼。姜灵洲笼里挺好的,妾身懒得出去。谁是谁的笼中雀,并不好说~一句话摄政王与他的小仙女互相驯养的故事。阅读须知1.1v1,he,双处,甜宠不虐。2.全文架空,谢绝考据。内容标签甜宠主角姜灵

Miang 连载 65万字

承汉
承汉

当群雄落幕之时,谁来传承强汉之风!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卧龙岗。一樵夫突然冲出,众人误以为刺客。自此,匡扶汉室的大业中,梁甫成为那颗闪亮的新星。又名:《那天我和孔明一起出的山》、《开局刺杀刘备》

会翻书的笔 连载 24万字

本站所有小说为转载作品,所有章节均由网友上传,转载至本站只是为了宣传本书让更多读者欣赏。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有小说均由程序自动从搜索引擎索引

Copyright © 2025 墨墨文学

本页面更新于2025-04-09 05:5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