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上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墨墨文学mmwx.cc),接着再看更方便。
而吕惠卿就比章惇会做人很多,他对普通人态度非常好,那种优越感一点没有显现出来,隐藏得很好,但一旦碰上比自己本事大的,那小心眼就遮不住了。像之前吕惠卿和方翰韬关系一直很融洽,但自从虎皮辩经,方朝韬初现峥嵘之后,吕惠卿的态度多少就有点变了,再到后来方翰韬殿试又压了吕惠卿一头,小吕的小心眼就彻底收不住味了,两人之间关系就不像之前那么亲密了。
这点变化,方翰韬自然也是洞若观火,体会甚深,当然也没有瞒过欧阳修老练的眼睛。搞政治的精髓内核就是把朋友搞的多多的,把敌人搞的少少的。
以欧阳修多年宦海沉浮的经验,没有同年盟友,门生故吏,拿什么搞政治?就像之前欧阳修科举被太学生围攻,政敌攻讦,差点被赵祯抛弃的时候,还全是靠着韩琦居中策划,底下门生们一起摇旗呐喊,才把这事摆平了
当别人指责你搞朋党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朋党。
不过现在就吕章曾三人来看,指望他们搞团结,那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几个人本事是都挺大的,但这性格,一个个全是问题青年,凑在一块怕不是天天吵架内斗了,哪里还能团结大多数。
这让欧阳修有点脑壳疼。
“至于子固和苏子瞻,”看着眼前的曾巩,欧阳修点评起了自己的这两个徒弟,”子固蹉跎科举多年,韶华已过,甚为可惜,日后只能继我衣钵了,传我文名。至于苏子瞻,他呀,唉,”谈起了苏轼,欧阳修叹息道。“他才学甚佳,可托付斯文,承我道统,只是,终究性格疏阔,若是执政,只怕也不能妥当。”
欧阳修这一番品评切中要害,方翰韬心里想道,曾二叔点背,这么多年科举没考上,被耽搁的年纪大了,毕竟曾二叔和王三叔那是一代人,当年同时参加科举,人家王三叔现在都做到知州了,曾二叔才刚刚毕业,还得回家守选,参加工作都得等两年后,肉眼可见日后也未必没有多大的进步空间,连曾布都远远不如,也很难挑的起大梁了。
至于苏轼,只能说大苏老师太过奔放洒脱,还是白身的时候,连这么科举考试严肃正式的场合都能放飞自我,后面要是真当大臣,说不定还能整出什么逆天大活,当文学家搞艺木创作这是优点,搞政治,那还是算了。
故而曾巩和苏轼,也只能说欧阳修文学道统上的继承人,难以成为政治事业的继承人。
诳了一圈,发现还是没有合适的人选,欧阳修也是很难办。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啊。世事如棋,堪为执棋者却可遇而不可求。”欧阳修把玩着棋子,最后笑着,注目问方翰韬道,“不知你相交的同辈好友中,还有没有上品人物?”
方翰韬想了一下,欧阳修这对候选人的要求实在太高了,要求才学高不说,还得既要年纪不大,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改造世界的意念和年轻人的冲劲,又要为人处世老成,不偏激,团结同僚。
这些矛盾的属性叠加在一起,既要有要还要,笑死,哪里有符合条件的人啊。
方朝韬内心想着,但冷不丁抬头一看,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个老头子似笑非笑的看着自己,眼神颇有深意,他心里咯噔了一下。
第六十章刚应志行豫以动
“日后能主政一方,整顿朝纲,引领士林风气者,方贤侄是有此潜质者,可领袖群伦,若是斯文托付与你和苏子瞻,那我就彻底放心了。”在方翰韬的注视下,欧阳修缓缓公布了答案。
虽然早就隐隐感觉到了,但是听欧阳修亲口公布的时候,方翰韬内心还是有点感慨,他都忍不住想对欧阳修说你还是另请高明吧。
你说我一个做题家写八股文的,怎么就成了你一个堂堂的唐宋八大家的带文豪的亲传弟子,这样子是不是不太好?
方翰韬的迟疑,在座的各位都看得明白,这几位都是聪明人,聪明人之间交流,无须付诸言语,有时一个动作神态,就能将信息传递,解读的非常清楚。
曾巩笑着对方翰韬说道。
“你也不必惊讶,其实,恩师收你为徒之事,不是临时起意,突发之想。而是早有酝酿,深思熟虑后,才下的决定。”
方翰韬转过头,看了看曾二叔,果真是这样,怪不得自己之前在抚州读书的时候,想要直接拜曾巩为师,但曾二叔却是百般推脱,说什么也不收自己的束囚钱,原来早就存着让自己当师弟,不当徒弟的打算。
欧阳修放下手中的棋子,捋须而笑,”是啊,早在两年前,子固给我的信里,就时常提起你,而且每次还把你写的文章习作,编区整理,送与我过目。从你写的第一篇那个咏雪赋,什么我将什么来着,到后面写的关于李益的那篇古文,再到如今进士文章,一步一个脚印,可以说未见其人,先见其文,你读书做学问的历程,均反映在这八股文中,我也是一步步看在眼里的。”
欧阳修开始回顾自己的学习历程,倒是让方翰韬非常罕见的,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说实话,自己这三板斧做题的本事,不忍细看,九其还是让欧阳修这种文坛大佬来盘点细看自己的学习记录,更让人绷不住。
这一路回顾下去,都把方翰韬只会八股文的底裤都快揭掉了,场面太过羞耻。如果说方翰韬的八股文是一坨包装精美的大便,那欧阳修这就是在通马桶,还通的不亦乐乎。
我们的小方探花,小方通判现在好歹也是个体面人了,这种如同被家长当面抓包扒拉浏览器记录黑历史的行为,实在过于当众处刑。
“内翰,内翰,”方翰韬急忙说道,”晚辈的文章,火候太浅,匠气过足,只是为应付贡举而练,文辞不堪入目,污许由之耳。况且晚辈资质驽钝,以内朝天下文名,晚辈忝为门下,以微末之能,难继内翰如椽巨笔,未免徒惹非议。”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